“夫妻争吵,是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有些夫妻看似争吵激烈,可是他们却不以为意,或许他们只是利用这种方式来解除内心的紧张。反而旁观者却十分提心吊胆,深怕这对充满火药味的夫妻会挥拳相向,甚至闹出人命。
有些丈夫在家里遭到太太的责骂后,就会在上班时对属下大声指责,或者在同事面前大言不惭,好像天下就属他最伟大了。
这种情形若持续下去的话,就会患上焦躁症;加上找不到发泄的对象,内心无法平静,于是就得口无遮拦。
这种人一旦听到对方说:“不错!”就会感到满足;若对方不以为然或加以否定,便会恼羞成怒,破口大骂起来。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
“一个自大的人自认为是最伟大的人,因此,很容易与其它有主见的人产生摩擦,或因芝麻小事,和他人争论、打架,徒然浪费精神和体力!
“这种人已经忘记了对人应有的谦虚之心了。”
我们常会在不知不觉中,患上这种焦躁的毛病,而不懂得谦让,所以应该特别留心。
任何人都有“凡事要照自己的意思来做”或“炫耀一下”的心理,可是,不能控制这种心理的人,则无异于野兽。
如果能经常自我反省的话,就可以避免焦躁的毛病。
有一家人经常吵架,看见隔壁的夫妇相亲相爱,就前去拜访。
“为什么你家这么和乐呢?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男主人回答说:
“因为我们自己并非毫无缺点,所以才不会吵架。”
有一天,隔壁的脚踏车被偷,谈话声逐渐增大,这位先生便好奇地竖耳倾听:
“都是我不好!忘了关上大门。”
“不,是我不对!车子忘了上锁。”
“不对的是我!我不应该把脚踏车放在那里的。”
听到这里,这位先生才恍然大悟,并告诉自己:
“很多事情我也有错,以后我再也不随便开口骂人了,以免让对方难过。”
古人曾说过:
“忘了自己,让别人获得利益,就是慈悲的极致。”
只有确切地实践这个教诲,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摘自《佛经珍言》汪正求编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