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经偈: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事后的抱歉,挽救不了先前的损失, 
              修行人要脚踏实地避免错误、改正错误 
            提要: 
               ·要使马走得快,一种是鼓励,一种是鞭策 
               ·“教不严,师之惰”,这话也对也不对 
               ·当学生的太不严肃,老不听话,当师的也只好算了 
               ·时代不同,情况变了,古人说的话也不见得都对 
               ·对传言要保持头脑冷静,核实清楚再说话,冲动行事,人际关系会搞坏 
               ·事后的抱歉,挽救不了先前的损失,修行人要脚踏实地避免错误、改正错误 
             
            要使马走得快,一种是鼓励,一种是鞭策 
             这种抓紧,说得好听一点就叫鞭策。人都有惰性,好像一匹马,你要使它走得快,有两种办法。从前运输都是用马来运的,哪匹马跑在第一个,给它头上放一块红布,表示表扬它,这么一来,其它马拼命的追啊,这叫鼓励。还有一种办法,鼓励了不行,那么你总希望它跑得快一点,那还得用鞭子打一打。可是鞭子打,是慈悲心打,千万不要把马打痛了,你做做样子,把鞭子空中挥一挥就可以了。所以希望大家自己鞭策自己,善知识对你要求高,是不得已的,这是在推动你。 
             “教不严,师之惰”,这话也对也不对
             我又想起一句话,“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也对,也不对。一个师懒惰了,当然他在教育学生上就马马虎虎、随随便便,所以“教不严,师之惰”。可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众生跟过去的众生习性也不同了。所以这话也有不对的地方,那么我把不对的地方也讲一讲。 
             当学生的太不严肃,老不听话, 
            当师的也只好算了 
             老师即使非常好,很慈悲,又对你非常严格,可你老是不听话,老师也失望了,也只好算了,你老不听话,叫他怎么办呢?所以“教不严,师之惰”,不一定是老师的懒惰啊,你们当学生的也有问题啊,你们太不严肃了。 
             说:“这个老师怎么体会这么多,别人没有发现,你倒发现了?”不是我聪明,是我弘法培养人才时间长了,我学生多啊,各种各样都看见过。 
             时代不同,情况变了,古人说的话也不见得都对
             不是我老师反对古时候某些人说的话,我只是告诉大家:时代不同了,情况不一样了。所以古时候的话也对,也不对,说实在的,只能是仅供参考。我为什么有这个观点?这个观点就叫辩证,而佛法本身就是辩证法。 
             这是讲加行道。加行道谁跑得快,谁就先到第三步见道。看见了,你才会明白,不看见你只是猜测。 
             对传言要保持头脑冷静,核实清楚再说话, 
            冲动行事,人际关系会搞坏 
             这里我再插一句,我们人与人之间有很多的矛盾,造成了各种各样的苦恼、漏洞。假如要避免,希望大家对于传来的话,仅供参考。 
             现在时代不一样了,众生烦恼重了,其实你听到的话,不一定是完全真实,有许多是漏掉的,有许多是片面的,有许多是加油加醋加上去的,有许多是他个人的观点、个人的看法,事实不一定是这样。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一听到就起情绪,好像人家是这么说的。要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至少你要核实核实,这样能够保证我们头脑冷静,举止的稳重。千万不要一起情绪就冲在前面,那样人际关系容易搞坏。 
             事后的抱歉,挽救不了先前的损失, 
            修行人要脚踏实地避免错误、改正错误 
             有些人为什么这个脾气老是改不了?因为他后面还有张牌,“虽然我那个时候没搞清楚,但是事后,我向他抱歉了呀。”你抱歉是你自己一个表示罢了,抱歉挽救不了别人因为你搞错而受到的损失,所以千万不要常用抱歉来原谅自己。我们修行人要脚踏实地避免各种错,还要改正自己各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