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教故事

盲人摸象 大萨他婆 

白象和狮子 比舍佉

锄头贤人的故事 八风吹不动

无尽灯 优波离 佛陀问病

三皈依 愚路尊者 还重吗?

一杯牛奶 金刚三昧定 

难陀出家 周利槃陀的故事

五官争功 天下第一傻瓜

一碗馄饨 目犍连救母

故事选读 地藏菩萨的故事

故事与典故 长老偈

上一页

   
 
阿含经故事选 (37)

庄春江编著

 036 同理心──自通之法

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游化,来到一个叫竹门村的婆罗门聚落,住在村子北边郊外的身恕林中。   

竹门村里的婆罗门居士们,风闻来了一位叫瞿昙的释迦族沙门,被尊称为是应受供养者、圆满的觉悟者、真理与正行的实践者、完善幸福的终结生死者、彻底了知世间者、受调教人的无上领导者、天界人间的老师、觉他的自觉者、世间最尊贵者,而且,听说他是天上、人间一切众生中,能不经由老师教导而自知自证,又能教导别人悟入者,他的教导,从开始到结尾都是完善的,所教导的意涵与用词也都是完善的,又展露出他圆满纯净的圣洁生活,所以,大家纷纷地群集,来到佛陀的住处,有的上前礼敬佛陀,有的更加和善地问候寒暄,有的进一步地自我介绍,有的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   

待大家都坐定后,其中一位婆罗门,代表大众问佛陀说:   

“瞿昙大师!我们都期望过着儿孙满堂,脸上有上好的檀香擦,头上有花缀戴,身上有香料涂,有充裕金银财宝收入的幸福在家生活,而且,期望死后能往生到更好的世界去,瞿昙大师!请教导我们达成这些愿望的方法。”   

“居士们!我就来教导大家一个推己及人的自通之法,请大家注意听了!  

什么是推己及人的自通之法?学习圣道的弟子们,应当这样的思惟:我想要活着,我不想死,期待着幸福,而排斥着缺憾的痛苦,所以,我不喜欢被杀。我自己不喜欢被杀,同理,其它众生也不喜欢被杀,这样,我怎能去杀害众生呢?作了这样的思惟与抉择后,便要求自己离于杀生,也能劝人离于杀生,赞叹离于杀生。如此,其肢体行为就能在自己离杀、劝人离杀、赞叹离杀这三方面获得了清净。

同样的道理,我不喜欢被偷、被抢,不喜欢别人与自己的妻子通奸,不喜欢被诈欺,不喜欢亲友被挑拨而与自己疏远,不喜欢别人以粗话骂我,不喜欢别人对我说话轻薄,所以,便要求自己,也劝别人不偷不抢,不与人通奸,不诈欺,不挑拨离间,不骂粗话,言语不轻薄,也赞叹这些行为。如此一来,肢体与语言行为,就能在这三方面获得清净。   

这七种约束自己肢体与语言的行为,就是通往圣道的戒行。   

能够这样,再加上成就对佛、法、僧坚定不坏的净信,即是圣弟子的四不坏净成就。四不坏净成就的人,自己就能有把握地说,我证得了须陀洹,不会再往生地狱、畜生、饿鬼等一切恶处了,必定会趣向解脱,顶多在人间天界轮回七次,便能走到苦的尽头而证得解脱。”   

在座的婆罗门长者们听了,都觉得十分欢喜。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一○四四经》、《相应部第五五相应第七经》。
  二、“以己度他情”,这是戒律的基本原理。近代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同理心”,其原理与此相当,只是在应用范围上有广、狭之异。   

三、故事中,佛陀提出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粗语、不绮语等七项,这是有关约束自己肢体与语言行为方面的,若加上有关意念方面的不贪、不瞋、不痴(无邪见),则合称为十善。十善中,涵盖了支配肢体与语言行为的意念,这是更为根本的,可以说,已经触及了佛法修学的核心。故事中佛陀之所以没提及这部分的理由,可能因为听众是一般的外道婆罗门在家居士,他们还不具备深入核心的因缘吧,不过,重要的是,佛陀教导了他们通往圣道的戒行原理──推己及人的自通之法。  

四、故事末后,说到了“四不坏净”,而且说成就此“四不坏净”者,可以成就初果,但《杂阿含第八四五经》经说:除了成就“四不坏净”外,还要能“如实知见贤圣正道”,也就是要有通达圣道的“慧”,才能得须陀洹(《相应部第五五相应第四三经》亦同),相较之下,在“戒、定、慧”的完整性上,这是比较合理的。“四不坏净”与“亲近善男子、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同被成为“四预流支”,即:进入圣者之流──须陀洹果的修学项目。前者是重于信与戒的,后者是重于智证的,分别契机于“信行人”与“法行人”。

五、故事中“竹门村里的婆罗门居士们,风闻……有的只是默默地坐在一旁。”一段,《杂阿含第一○四四经》无。其中,佛陀被尊称为是“应受供养者、圆满的觉悟者、真理与正行的实践者、完善幸福的终结生死者、彻底了知世间者、受调教人的无上领导者、天界人间的老师、觉他的自觉者、世间最尊贵者”,即是佛陀的九个称号,也是佛陀的九个特德,于此,汉译《阿含经》则通例再加“如来”一号,而成为“十号”。关于这点的差异,据菩提比丘告知:巴利语本《尼科耶》的通例是,当佛陀自己说出这些称号时,则包含了“如来”一项而成“十号”,当佛陀以外的其他人说出时,则不包含“如来”一项而只有“九号”。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