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当下的法】(15)
                (摘自《回到当下》葛斯汀著 法园译 周/插图) 


过去和未来存在于当下 ①

【法】一行禅师

当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有可能产生悔恨和羞耻感。当我们展望未来时,有可能产生希望和恐惧感。但是所有这些感觉都是在当下产生的,并且会对当下产生影响。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无助于我们的幸福和快乐。我们必须学会如何面对这些感情。我们必须记取的主要的一点是,过去和未来都存在于当下,如果我们抓住了当下,我们也就改变了过去和未来。

我们怎样改变过去呢?过去我们或许说过、做过对别人有害的事情,现在我们后悔了。根据佛教心理学,后悔是一种不定心所。这就是说它既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当我们知道我们说的或做的某种事情导致了伤害的时候,我们可以提起忏悔的心,发誓将来我们不再重复同样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后悔就产生了好的结果。另一方面,如果后悔的感觉继续侵袭着我们,使我们无法关注其它的事物,把所有的安宁和快乐从我们的生活中带走了,那么这种后悔就带来了不好的后果。

(摘自《与生命相约》)

活在当下与如理作意③

让我们再来看看下一段经文:大正本《杂阿含第843经》说:

“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谓: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入流”,就是入圣者(初果以上)之流。“入流分”,就是进入圣者之流的准备阶段(分流)。这段经文提出了修行次第的大方向:“亲近善男子,听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在这里,相对于“活在当下”,我们想提出来讨论的是“内正思惟”。怎样才算是“内正思惟”呢?让我们来看看与这一经相当的南传《相应部》〈预流相应〉第5经(元亨寺译本):

“舍利弗!预流支、预流支之谓者,舍利弗!以何为预流支耶?”“大德!亲近善士为预流支,听闻正法为预流支,如理作意为预流支,法、随法行为预流支。”
                     (摘自《嘉义新雨》第24期 庄春江)

乐在当下 ③

在巴利语三藏中,经常用到dittha dhamma sukha vihari 这句话。它的意思是乐住当下,乐住现生。我们也许常常会感到不幸福不欢乐,而且自身变得很柔弱。也许我们的修习没有转变我们的生活,没有给我们带来伟大的欢乐,如果我们没有把欢乐带给其他人并去理解他们,那么我们的修习是不正确的。我们没有提起正念,更没有安住当下。只有深深的住于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且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中去。那么,身心的所有焦虑和忧愁便会烟消云散,立刻便产生轻安、舒畅的感觉。正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只有真正能够活在当下的人,快乐时常与他相伴,空虚与他无缘,烦恼离他而去。就如同天上的云彩,感觉来来去去。坐在这里,不想过去,也不想未来,并且知道自己在坐着。这一刻多美妙、多精彩。我们只浇灌心中欢乐、安详的种子,而不去浇灌烦恼的种子。那么,此刻我们已经步入到解脱道中了。(完)
                    (摘自《洛阳佛教》2004年第4期 明巍)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