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43-2)(总第276)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8.10.15

能趋向寂静的法才是佛法

提要:
 ·儿女看见父母天天吵架,也不想结婚了
 ·从参加结婚典礼开始,一直吵到老,成了老夫老妻,吵架经验也很丰富了
 ·能趋向寂静的法才是佛法
 ·烦恼不寂静,世间上就不可能寂静
 ·烦恼以贪为首,有觉悟离开贪心的人,也会有觉悟离开瞋恚、愚痴
 ·妙善之境就是涅槃的境
 ·人天乘要修十善业,身不做杀盗淫,口离“两舌、妄语、绮语、恶口”四种恶,
  意要离开贪瞋痴
 ·好到没有烦恼,就是涅槃。心没有烦恼,身、口自然就不造恶业了


儿女看见父母天天吵架,也不想结婚了

还有一个地方,我说的“一个地方”,仅仅是个代表,实际上普遍都是这样的。孩子年龄大了,父母说应该要找对象结婚了。孩子不着急,父母着急,这也是怪事,就好比从前有句话,“皇帝不急,急死太监”。那么父母就问孩子,“你到底为什么不想结婚?”孩子在不得已情况下就说了,“你们父母结婚后天天吵架,难道叫我结婚后也天天吵架?所以我不结婚。”

从参加结婚典礼开始,一直吵到老,
成了老夫老妻,吵架经验也很丰富了

哪个家庭里不吵架?有些参加结婚典礼的人说,汽车里边已经在吵架了,那怎么办?婚礼要开始了,已经到这个程度了,也下不了马了,只好就这么的吧。那么一直到老,老夫老妻,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吵架的经验也比较丰富,可能比年轻夫妻吵得还要厉害。

能趋向寂静的法才是佛法

有句话说,“一切世间法都是佛法”,那么世间上吵架也是佛法啊?世间上偷东西也是佛法啊?那么强盗也是阿罗汉啊?所以要说明白:世间上一切能趋向寂静的法才是佛法。

烦恼不寂静,世间上就不可能寂静

为什么不寂静?烦恼不寂静,世间上就不可能寂静。贪瞋痴三毒以贪为首,所以要得到真正佛法的利益,你真能接受佛法的话,你必须要做到“能生清净离贪欲”。

烦恼以贪为首,有觉悟离开贪心的人,
也会有觉悟离开瞋恚、愚痴

佛法是清净的法,你学了佛法就能净化人心,使你心清净。要清净必须离开贪欲。当然喽,烦恼以贪为首。贪瞋痴三种根本烦恼,再扩大一点,贪瞋痴慢疑,五种根本烦恼。再扩大一点,分析得细一点,有八万四千烦恼,其实“八万四千”意思就是没有数了。一个人能够有觉悟去离开自己的贪欲,他当然也会有觉悟离开自己的瞋恚、离开自己的愚痴。一个人如果贪欲都离不开,他对人的瞋恨心、愚痴心,他也离不开。因为贪瞋痴都属于烦恼,彼此都有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是一个整体。

妙善之境就是涅槃的境

今天呢,要跟大家讲的是“妙善解脱恶趣轮”。能海上师说“妙善就是涅槃的境”,也就是说,我们进了涅槃以后,到底什么样子啊?这个时候你就处于“妙善之境”。

人天乘要修十善业,身不做杀盗淫,口离“两舌、妄语、绮语、恶口”四种恶,意要离开贪瞋痴

善,大家都知道,就拿人天乘来说,也必须止恶修善。人天乘的善,广开当然是极多极多,所有的善我们都要修起来,归纳起来至少十种善要修。那么别的善是不是善?也可以拿十种善来衡量,所谓“十善”。你假如想死了以后下一世再保人身,不要到三恶道去,你十善修不起来,那么你至少要修好五戒。经书上有句话,“五戒保人身,十善生天”,这是人天乘。“十善”,就是身三、口四、意三,如果你真能去掉身的“杀盗淫”三种恶业,口的“两舌、妄语、绮语、恶口”四种恶业,这还不够,你还要修意了,你要离开贪瞋痴,仍然叫你离贪欲,要离开贪瞋痴,离得开就叫善,离不开不叫善,叫恶。

好到没有烦恼,就是涅槃。
心没有烦恼,身、口自然就不造恶业了

善,世间上人也有善。妙呢,就是极其好的善,意思就是你通过修行,你能够得到妙善。由此可见,什么叫涅槃?通俗地解说,涅槃就是这个人是妙善妙善,极好极好,好到没有烦恼了,好到没有贪瞋痴。当然心里没有贪瞋痴,行为也是根据心去改变的,那么身也不造恶业,口也不造恶业,因为一切从心开始。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