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51-5)(总第363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8.11.14

 

语言属世俗谛,虽讲真谛的境界,但并不是真谛本身

提要:

  • 因缘所生的种种法都是假相,终将分散

  • 众生虽有种种相,可是里边的佛性都是一样

  • 世俗谛的一切,靠我们的见闻觉知完成

  • 从见闻觉知得到的意识都会变,要证到不变的真谛,必须离开见闻觉知

  • 语言属世俗谛,虽讲真谛的境界,但并不是真谛本身

  • 世俗谛并不完美,有时会产生错觉

 

因缘所生的种种法都是假相,终将分散

就好比问,“这支笔是谁的?”你回答:“是我的。”再问:“‘我’在哪里?”你指指这里,不是,这是鼻子。指上面,不对,这是头发。所以因缘所生法都是假相,从实质来看,因缘所生法都要分散,分散了就没了,即使是拼起来的时候,这是暂时的现象,往里边去,这是很多东西拼起来,它必然会分散,必然会坏。

众生虽有种种相,可是里边的佛性都是一样

那么从胜义谛来说,虽然有名相,虽然有分别,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可是这些都要坏。只有一个东西不会坏,这才是真的。拿众生来说,人的形状叫人,狗的形状叫狗,男的形状叫男人,女的形状叫女人,都不相同。可是有一个是相同的,无所分别,那就是佛性。佛性不根据你男了女了,老了少了,狗了猫了,都一样。

世俗谛的一切,靠我们的见闻觉知完成

有形象的东西,你看得见,碰得着,摸得着。当你看见的时候,叫“见”;当你耳朵听到的时候,叫“闻”,比如狗有狗叫的声音,人有人说话的声音,即使人叫起来,也跟狗不一样的,狗叫起来是“汪!”人叫起来,“阿猫啊,阿狗啊。”人说“阿狗”的时候,也不是狗的声音,说“阿猫”的时候,也不是猫的声音。有了形象,有了音声以后,都靠不住,都在变。听到声音,叫“闻”,我们人有心理,有意识状态,皮肤有触觉,瞎子靠什么来辨别的?就是靠触觉,他一摸就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人有心理状态,眼睛看见了,耳朵听到了,手摸到了,他就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这个叫“觉”,这个叫“知”,知道了。所以世俗谛的一切靠我们见闻觉知完成。

从见闻觉知得到的意识都会变,要证到不变的真谛,必须离开见闻觉知

可是你从见闻觉知得到的意识,都靠不住的,都会变的。什么东西才是真谛?离开了假,就是真。所以你要亲证到真谛,或者说你要悟到真谛,那必须离开你的见闻觉知。

语言属世俗谛,虽讲真谛的境界,但并不是真谛本身

真谛不是靠语言能够说得出来的,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世俗谛的东西。今天我们靠语言来讲法,从俗谛讲到真谛,这是利用语言来讲。所谓的讲,仅仅是描绘,你描绘得再好,好比是纸上的一棵树,并不是真正的树。只不过给你一个印象,认识认识,“哦,这就是树。”那么有好处啊,以后你真的看到树了,你就会明白:这就是树。

世俗谛并不完美,有时会产生错觉

世俗谛可不是十全十美的,即使明白了,它有时候会发生错觉。比如说油画,到底美不美?你可以说它美,也可以说它不美。一幅油画挂着,远看非常地美,树像树,房子像房子,飘雪花像飘雪花,青草像青草,你走近去看,什么都乱七八糟了,仅仅是一堆颜料了。画油画的人,就是这么画出来的,用一点有颜色的油墨,东去涂一点西去涂一点。这就是比喻世俗谛经常会发生错觉,有时候远看是对,近看就不对,有时候近看是对,远看就不对了。经常会发生错觉,就经常会产生病态。

如果人进入胜义谛了,什么也没有了,那还有什么病态啊?因为世俗谛上什么都有,所以就容易产生病态,世间人的智慧和觉悟说到底是不够圆满的呢。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