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律海十门】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4-1) (总第14)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 2001.6.1)

戒学止恶修善,定学定动止散

提要:
 ·戒学止恶修善,定学定动止散
 ·没有智慧的人就不能明察事理
 ·不断烦恼的人学到的智慧,仍是世间智慧
 ·不能断尽烦恼的一切美好都属于世间善法
 ·要以佛法知见来明察事理
 ·佛法觉悟降低所形成的相似佛教,并非真实的佛教
 ·以追求名利的目的去明察事理,修行白修了

戒学止恶修善,定学定动止散

释迦佛全部教法归纳在戒定慧基本三学里。戒学是止恶修善,定学是控制意念,定动止散,自己能够控制得住,达到澄清混浊,显现真境的修持法。禅定包括世间禅和出世间禅。

 
慧学是开发智力,明察事理,去惑见真,完成自度度众智慧能力的培养锻炼。

没有智慧的人就不能明察事理

“慧学是开发智力,明察事理”对事理不明察,这个人就没有智慧。我们所说的没有智慧不等于一懂不懂。不能明察事理,看问题就看不深,看不透,有时候自己看偏了也不知道,经常错怪别人,搞错事情,在世间上就说这个人没有什么智慧。

佛法里的明察事理是根据你断烦恼不断烦恼,能断烦恼的叫正见,执着烦恼的叫邪见。邪了怎么能出生死呢?

不断烦恼的人学到的智慧,仍是世间智慧

一个不断烦恼的人学来学去仍是世间智慧。世间上人都不断烦恼,即使有的人表现得好一点,他还是有烦恼。他自身保留的烦恼没有决心把它断掉,靠学到的世间法的影响、良好环境的培养,即使比别人好得多,但他从不去研究和要求自己把烦恼断尽,仅仅是发展世间上的学问,极力去研究世间上的外在环境,这些都属于心外求法。讲到这里你们就明白,“心外求法,是名外道”。

不能断尽烦恼的一切美好都属于世间善法

我们承认世间上的一切学问都很好,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这有什么不好?但是跟我们佛法要断尽烦恼这条路子相比,仍然是两条路,所以他们只能称为世间善法。

要以佛法知见来明察事理

人类为万物之灵,畜生尚且懂得改善自己的生活,何况人呢?所以这样的要求是不够的。更高级的是要建设自己的内心世界,清净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人所应该有的崇高的素质。佛法建立在世间善法基础上,不能离开这个基础,可是又超越了世间善法,所以我们明察事理,要以佛法的知见来明察事理。世间上认为这个事情可以做,佛法认为这个事情不能做,我们就不能做,这是个原则,这是个标准。

佛法觉悟降低所形成的相似佛教,并非真实的佛教

末法时期众生就是不能明察事理,佛法的觉悟逐渐降低,世俗的污染思想逐步提升,那么形成一种相似佛教,而非真实的佛教。譬如这么说,两幢房子,一幢是高楼大厦,一幢是古代传统寺庙的形式,信佛的人他就会朝这儿走,不会朝那儿走,因为这个地方很像,像佛教,可是里面呢搞的不是佛教,你说不是佛教嘛,也带了一点佛教的气息,这种都叫相似佛教。

以追求名利的目的去明察事理,修行白修了

明察事理可不能依照现在那些不清净的佛门,搞歪风邪气,搞名搞利,以这样的目的去明察,那我们修行就白修了,我们的一切希望也被扑灭了。我们的希望是要断烦恼,要了生死。度众生也要以佛法的觉悟去度众生,千万不能以末法时期的方法去度末法时期的众生,这是极端错误的。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