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律海十门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 (42-9) (总第256)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2.11.21)

受了戒,只要能持戒,
戒的功德每天增上

提要:

  • 能持不杀生戒,众生见了心无畏惧,还喜欢亲近

  • 有修行的功德,老虎也不会吃你

  • 受戒的功德是主动的,能受戒,十方诸佛都很赞叹

  • 受了戒,只要能持戒,戒的功德每天增上

  • 戒体有二,一作戒,二无作戒,作戒谓受戒时如法动作身口意三业,可见闻之戒体

  • 无作戒是随受戒的缘而产生的不可见闻之业体,一旦产生,则不假身口意之造作,恒常相续

能持不杀生戒,众生见了心无畏惧,还喜欢亲近

你修行越是有功德,六道众生对你就起变化,这其中的奥妙啊,我看也不要说有什么神奇的东西,只能说心灵相通了。因为你受戒的时候就等于,不光是向全世界、全人类,而且是向所有的众生宣布:我从今天开始再也不杀你们了。那个数字多大呀!你有一颗不杀的心,可能就有心理反应,不论是哪种动物,看见你不怕的,而且看见你特别亲热,乃至于一只狗——咱们清净寺有一只小狗,救过来的,把它的腿治好了,皮肤病也治好了,经常给它吃饭,它也吃素的,现在吃得很胖,有人还去和它玩。我这个老师也不大去给它吃东西、跟它玩,可是很奇怪,我一到清净寺,它就一直在我身边,围着我走。

有修行的功德,老虎也不会吃你

从前我在终南山遇到两个小和尚,一个小和尚说,“有一次我真的碰到老虎了,一听到虎啸声,我想糟了。”当时他正在打坐,忽然看到两只老虎眼睛在朝着他看。老虎没有动,老虎看见是一个和尚,还在打坐,看了半天,可能在思想斗争,或者说句笑话:看他到底是假和尚还是真和尚,修行功德有没有。看了一会儿,小和尚想:我逃也来不及,干脆不逃了,学学释迦佛当年舍身喂虎吧,你要吃我我就供养吧。结果这个老虎看了一会儿,一转身跑掉了,不吃他。众生都有灵性的啦,所以大家对动物要慈爱,动物也是众生啊。

受戒的功德是主动的,能受戒,十方诸佛都很赞叹

“受戒功德乃主动的”,因为你受戒,你是自愿受戒的,你明白要持戒的,所以是主动的,“是一个庄严的宣誓,自受戒日起,对一切尽虚空遍法界之众生不起恼害心,此乃十方诸佛所赞叹”。

受了戒,只要能持戒,戒的功德每天增上

“戒乃无作戒,若受戒后不能修行,戒律仍每天增上”,你一受戒你就有戒体,你受了戒以后,戒一直在你身上,不会因为明天你不受戒,明天就没有戒了,因为你受的是终身戒嘛,尽形寿。你即使有一天很忙,没有时间修行,好比没有时间修禅定,也没有时间来听法,偶然一天忙得不得了,可是你戒的功德仍然有,为什么道理?无论你怎么忙,无论你走到哪儿,你没有犯戒。拿居士五戒来说,你在社会上工作,工作的时候又不能修行的,可是你仍然在遵守不杀生、不妄语、不饮酒……所以你戒的功德仍然在增上,而且天天增上,这都是讲受戒持戒的殊胜利益。

戒体有二,一作戒,二无作戒,作戒谓受戒时如法动作身口意三业,可见闻之戒体

还有受了戒以后,就得到无作戒,无作戒一般又称无表色,这里我稍微跟大家讲一讲。“戒体有二”,受戒了以后,得到的戒体有两种,一种叫作戒,一种叫无作戒。一受戒,你作戒、无作戒都拿到了。“作戒谓受戒时如法动作身口意三业”,就是受戒的时候,身口意种种的动作,譬如说,身子要恭敬顶礼,口上要仁慈,心里边要明白、要觉悟:我今天已经受了戒。这种是“可见闻之业体”,是可以看得见、听得到的身口意动作的这种业体。

无作戒是随受戒的缘而产生的不可见闻之业体,一旦产生,则不假身口意之造作,恒常相续

“无作戒谓依此时作戒之缘而生于身中不可见闻之业体”。无作戒就是随了你受戒的缘,身口意动作而产生的,在身上看不见、听不到的这种你所得到的业体。“此业体初发之缘,虽由身口意动作”,你得到的戒体,初发的因缘,虽然是由你受戒的时候,身口意的动作,这种动作就叫“作戒”。“而一旦生了,则不假身口意之造作”,这种戒体,在受戒的时候就产生了,以后可以不根据身口意的造作,“恒常相续,故称无作”,能够恒常的相续下去,可是你没什么造作,所以称“无作”。

说得简单明白一点,譬如受戒的时候,有受戒的仪式,这个仪式你身口意都在活动,通过身口意的活动,你就得到了戒体。身礼拜,你是由恭敬心得到戒体;口说能持,由口的造作得到戒体;心里边明白我今天受戒了,要持戒,由心里的活动得到戒体。

你头一天受了戒,同时就产生一种戒体叫无作戒体,也叫无表色,没有那种可见闻的造作,是无形的。可是你第二天,没有像昨天那样重新再来一遍仪式,即使你第二天没有受戒的仪式,也用不着再受戒,用不着再有所造作,这个无作戒体仍然存在,恒常相续的,所以称为无作。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