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文 学
动态报道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盗戒摄修

《四根本修心要门》讲解

二、盗戒摄修(10-9)(总第207)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9.4.20

能持戒,自有人供养;不持戒,没人供养,饿死活该

提要:

  • 托钵是要自己到村庄里乞食,不是叫居士到庙里来供养

  • 托钵是乞食,不是乞钱

  • 原始佛教,比丘都在树下修禅定,睡觉也在树下,中国条件不同,只好建房子

  • 生病必须吃药,不能去吃香灰、喝仙水

  • 佛在世时,比丘生病吃的是“陈腐药”

  • 按佛所规定的四依住生活,绝不会饿死冻死

  • 能持戒,自有人供养;不持戒,没人供养,饿死活该

托钵是要自己到村庄里乞食,
不是叫居士到庙里来供养

还有些人不是真正的托钵,他口里也说“托钵”,“你们各位居士,这儿僧众的道粮你们要供养供养啊,我今天就算跟你们托钵了啊。”这个“托钵”也可以算借个名义吧,真正托钵是要你自己托着钵到村庄里去走啊。

托钵是乞食,不是乞钱

还有一个地方,文章报道,出家人都像原始佛教一样,披了袈裟去托钵——不是到外面去托钵,是在庙里托钵,一队的出家人托了钵走过来,两旁的居士在钵里丢钱啊,这叫乞食吗?这叫乞钱。居士也根本就不懂事——据这个报道里说,有的居士非但丢钱,还丢金戒指、宝石戒指。

今天我是讲法的人,那么跟你们从法上讲讲清楚,托钵是乞食,根本用不着买米买油啊买酱油啊,厨房里再煮起来,可以避免厨房里的人因为帮厨而吵架。(众笑)

原始佛教,比丘都在树下修禅定,睡觉也在树下,中国条件不同,只好建房子

第三个依靠,树下坐。原始佛教出家比丘都是在树下修禅定,睡觉也在树下,一块布一摊,就睡了,这叫卧具。那么中国呢,地理条件不同,这么大的树可能很少,现在山上非但大树都砍掉了,连小树都砍,满山不是树,都变了草,那你怎么去坐啊?坐在草上,刮风下雨怎么办啊?那么只好搞房子。

生病必须吃药,不能去吃香灰、喝仙水

第四个依靠,生病怎么样?生病必须吃药,不能吃香灰、仙水。从前有个笑话,一个老婆婆,生病都到庙里去抓一把香灰当药,跟糯米混在一起,吃得她肚子胀得实在没办法,送到医院。医院要了解情况:“你到底吃了些什么?哦,原来这样。”只好一只手戴了皮手套,从她肛门里去挖出来。

佛在世时,比丘生病吃的是“陈腐药”

生了病要吃药,这是佛规定的。佛弟子不看医生不吃药,这是搞迷信,违背佛制啊。说:“药要花钱买啊。”用不着花钱,人家路上丢掉的药,你去拿来好了,叫“陈腐药”。现在不行了,现在说不卫生。其实什么叫“不卫生”啊?你拿了药,不是叫你直接吞下去啊,你还要熬呢,经过一熬,就没有不卫生了。那么现在年代跟从前不同,从前可能人的身体很棒,现在么身体比较差了,当然喽,还是应该要去看一看医生,吃药。

按佛所规定的四依住生活,绝不会饿死冻死

我这是讲原始佛教佛所规定的四依住,这就是“佛制四依住”,“住”就是靠这个来生活的,一个出家人能够做到佛的制度,他会饿死冻死吗?

能持戒,自有人供养;
不持戒,没人供养,饿死活该

再讲一个能海上师的故事,当年能海上师在四川成都近慈寺,据说有一个时期,这些在家弟子好像很神秘地在商量什么,他们谁也不告诉。这几个人呢,可能都是比较有钱的,里边可能也包括官太太。商量好了,跟能海上师说,“我们已经商量决定,要把近慈寺旁边一大块土地买下来。因为考虑到老上师有这么多的弟子,将来有一天老上师不在了,可能供养的人就会少,为了保证他们的生活,我们想把这块土地买下来,供僧众们缺少供养的时候,可以自己生活,至少能够种粮食吧。”

能海上师听了笑笑,“我倒没有关心这件事情,你们倒关心起来了。你们所关心的事情、方法都是世俗法。世俗上的父亲都为自己儿女考虑,想把自己的财产留给儿女,免得他们将来饿肚子。”所以能海上师不主张这样做法,因为这是世俗法。能海上师说了句话:“将来这些僧众如果能够持戒,是会有人供养的。如果他不持戒,没人供养,饿死也是活该。”

好,今天讲到这里。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