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财色名闻,乖违起忿恼”的痛苦,
在生活中到处都是
“著财色名闻,乖违起忿恼”,我们这两句已经讲了两天。从现实生活来看,到处都是这种情况。所以人不能脱离生活,如果在生活里众生的心没有得到净化,人生的目标错误,那么必然随时随刻都会生活在这种痛苦里。我们前两天举了一些从报上看到的这种事实,那不过是一两个例子罢了。而世俗生活里这么样胡闹、这种危险,乃至于互相伤害、造业、背因果,遍地都是,所以是非常可怕的。
世外桃源也离不开贪瞋痴
当然我们今天在这儿学法修行,像这种情况在我们这儿是不存在了。从佛教来说,咱们这儿是一片净土,因为没有这种烦恼而引起的痛苦。在世俗人来说,我们这儿是世外桃源。世外桃源到底有没有啊?据说后来找不到了,可能是陶渊明想出来的吧?既使真有世外桃源,也不见得是一片净土,他们过的还是世俗生活。因为一进去,就听到狗叫、鸡叫,可能这些鸡都杀来吃的吧,所以世外桃源也离不开瞋恨心、贪吃、杀。我们不想把我们这儿创造成一个世外桃源,因为我们文殊院听不到鸡叫的,也从来不会杀了鸡吃,我们是人间的一片净土。
今天我们再来讲一讲,佛对于“财色名”这样三件事情是怎么看的。
财能滋养身,没有财会饿死
先讲财,“财能滋养身”。我们需要不需要财?如果我们不要钱,肯定是饿死,因为米要拿钱去买的。如果我们遇到饥荒而饿死了,这不是我们的过错,算是过去世造的业受的业报吧。如果能够吃到饭,却把自己饿死了,这个我们不赞成,像这种情况岂不等于自杀吗?
佛教最反对杀生,不能杀别人,也不能杀自己
佛教最反对杀生,我们不能杀别人,连小动物也不能杀,怎么能够杀死自己呢?而且根据佛教的教义,自杀的人要下地狱。
“自杀要下地狱”,这句话挽救了很多人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佛说的。从前有人听了我这些话,本来想自杀的,后来就没自杀。所以佛这些话,不知道救了多少想自杀的人。
我头一次到深圳,后来就住在一个禅定班的学生家里,她经常跟我谈话,告诉我很多事情,其中就是这么一件事,她说:“老师啊,你没来之前,我们两个人,”另外一个也是女的,她们俩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的,她说:“老师你知道不知道?没听你课以前,我们一直在研究,怎么样自杀才会不太痛苦。”她们两个人都想自杀,后来听了我的讲课,她们就把自杀的念头去掉了。这可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距今快要二十年了,这个同学还在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