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24-4)
(总第72)

───────────────────────────────

◎ 傅味 讲于 2002.3.2

释迦佛的弟子,不能等将来见佛后再修行,
早修早成就、早解脱呀

提要:

  ■ 佛陀教育事业最伟大,法供养远远超过财物供养
  ■ 佛弟子应该为三宝作身口意供养
  ■ 在交流思想中,佛弟子的语言应该起到教育众生的作用
  ■ 正知正见才是修行人的无上供养
  ■ 修行人要善观三业,把有漏的身口意修成无漏的身口意
  ■ 释迦佛的弟子,不能等将来见佛后再修,早修早成就、早解脱呀

佛陀教育事业最伟大,法供养远远超过财物供养

什么事业最伟大?教育事业,如果你从事教育事业,不用给你宣传,社会上人自会尊敬你。你们把自己教育好,父母就高兴了,“这次回来不错啊,人都变了,还是佛教伟大。”他们的观念就转过来了。所以教育众生净化人心,这才是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讲这些话就是告诉你们,光供养钱财以及生活用品,对三宝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更高的供养要法供养。从事弘扬佛法、教育众生这样的事业,以这样事业上的成就作供养,这就是法供养。

佛弟子应该为三宝作身口意供养

这个道理有些人知道了,可是做得很少,今天高兴讲讲,明天去朝山,没空讲了;某个地方开光,请贴来了,不讲了;头痛不讲,风大不讲,天太热不讲,一年难得讲一两回。这样弘扬佛法是远远不够的,佛弟子应该把自己以及自己的生命时光全部供养三宝。人无非是身口意,所以以身口意供养才是能够达到彻底究竟。

身子不干别的事情,只干佛法的事。因为修行要靠身体,修禅定也要靠身体,劳动培福、弘法度众生也要靠身体去做。佛弟子修行以求自利,弘法以求利他。

在交流思想中,佛弟子的语言
应该起到教育众生的作用

一张嘴,除了吃饭就是语言。吃饱了就别再想吃的。废话少说,要么不开口,一开口讲的就是法义,交流学法的感想心得。

从前能海上师讲法时说,“四川人见面就说‘今天天气好’,‘今天天气好’跟了生死有啥关系啊?”这种世俗的一套可以免了。人们说“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我加了一句话,“语言是教育人的工具”。光是交流思想还不够,要起到好的作用,就要把它作为教育人的工具。

正知正见才是修行人的无上供养

意也要供养。佛法教你怎么去想,你就怎么去想,教你不要这么想,你就不要这么想。心里所想的种种念头,也就是思想,全是佛法的思想,起的全是佛法的念头,也就是正知正见,这就是意供养。这样的修行才是无上供养。

修行人要善观三业,
把有漏的身口意修成无漏的身口意

佛弟子中有个叫罗睺罗,是释迦佛的儿子,有一天释迦佛对他说:“汝今罗睺罗,善观三业。”意思是说,罗睺罗,你今天出家了,应该好好地观察自己的身口意清净不清净,从身口意上去修清净。

昨天讲到我们的身口意是有漏身口意,造的业都是有漏的。佛菩萨是清净身口意,整天地度众生,是无漏身口意业所以众生的身口意称为三门,就像门那样,好人也进得去,坏人也进得去。众生身口意,好事也做,坏事也做。佛菩萨的身口意称三轮。轮子会转的,菩萨的身口意一直在度众生,轮就是度众生的意思,所以我们要把身口意从不清净修成清净。

释迦佛的弟子,不能等将来见佛后再修,
早修早成就、早解脱呀

我们今天都学佛法了,要照佛法去修身口意,你觉悟高,抓得紧,又认真,进步就快;你懈怠,不抓紧,进步就慢。能海上师以前说:不要认为反正弥勒菩萨到娑婆世界来成佛时,咱们释迦佛的弟子在龙华三会上个个都证阿罗汉果,所以不精进也很心安理得。还是早证果早成佛的好,何必一定要到那个时候呢,早证果早成佛早解脱呀。所以我们还是要精进用功,要有觉悟,对修行要充满希望,要精神抖擞。

 舍掉烦恼就没有烦恼了,
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提要:

  ■ 舍掉烦恼就没有烦恼了,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 把有漏的身口意奉献三宝,是殊胜微妙的法
  ■ 以清净心作供养,佛最欢喜

舍掉烦恼就没有烦恼了,有什么舍不得的呢

有人说我也在修啊,可是要去掉烦恼习气实在太难太难。以前佛到一家的门口,那家人见如来来了,想要修供养。他把箱子打开来,里边都是洁白的毛毯,他拿起一条来,看看太好了,舍不得,再拿一条,又舍不得。他想拿一条比较差一点的,谁知道,拿出的是一条最好的。如来说,“就这一条好了。”他只好把难舍掉的、执着得最厉害的供养如来,如来拿走了,他这个执着就没了。这是如来的善巧方便,我要讲的也就是这个善巧方便。我们众生有时候也想把烦恼推出去,可只推了一点点,想想又舍不得,再抓回来。今天觉悟了,没有烦恼也很轻松,明天想想,又起烦恼了,那么怎么办呢?那就要用刚才说的释迦佛的善巧方便,你干脆就把你的烦恼脾气供养出来,不就没了?那么释迦佛要不要?要,而且很欢喜地要,因为你能舍得掉烦恼,你就没有烦恼了呀。

把有漏的身口意奉献三宝,是殊胜微妙的法

从前有个徒弟问师父,“我脾气大,烦恼这么重,断也断不了,师父你看怎么办?”师父说,“有办法,你把你的烦恼供养我。”从此师父等徒弟一起烦恼就说他,“你烦恼都供养我了,你还拿回去啊?”这就叫以我有漏身口意业奉献三宝,这是最殊胜、最微妙、最无上的法。那些佛法懂得很少的人,或许会跟你说,“你把烦恼供养佛,罪过罪过。”说这个话倒有罪过了,因为你把释迦佛讲的法推翻了。

以清净心作供养,佛最欢喜

能海上师就是这样。你去供养能海上师的不论多少好坏,他都欢喜。你供养一元钱,上师也给你收下来,供养一万元钱,也给你收下来。佛在世时有个贫穷的老太太从清水池里舀了一碗水,恭恭敬敬供养佛,佛就微笑了,旁边的国王挺嫉妒,就问佛:“我经常供养出家人饮食、房舍,如来从来没笑过,今天这个穷老婆子供养如来一杯水,如来大发欢喜,这是什么道理?”佛回答他:“你虽然供养多,你是傲慢心供养,功德不大。这个老婆婆是以恭敬心、清净心供养,她的功德远远超过你,所以我微笑了。”

把有漏的身口意供献出来,我们是为了修行,为了成道,为了快快证阿罗汉果,这样一颗清净心、一颗恭敬心,如来大发欢喜。这些道理,要懂法义的人才会理解。今天讲到这里。(2002.3.2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