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学修三皈依(27-1)(总第176)

────────────────────────

学好三皈依戒 修好三皈依定 圆满三皈依慧

────────────────────────

傅味琴讲于泰顺崇教寺 2010年8月19日

经文: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皈依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皈依愿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世间上的好心、努力、发明,虽要肯定,
但是因为智慧不够,都有漏洞

提要:
 ·修好精神抖擞、面带微笑,不光是为了要入定,也关系到度众生,
  关系到整个佛教
 ·世间上种种学问的发展,远远比不上众生烦恼的发展
 ·世间上的好心、努力、发明,虽要肯定,但是因为智慧不够,都有漏洞
 ·佛教没有漏洞,因为释迦佛是圆满、彻底、究竟的
 ·其他人是不是能称为“佛”,要以释迦佛彻底、圆满的智慧为标准来衡量


修好精神抖擞、面带微笑,不光是为了要入定,
也关系到度众生,关系到整个佛教

我们在这第一阶段,要为将来修三皈依定打好基础,因为一切成就都在定里。首先要修好精神抖擞,面带微笑。这不光是为了要入定必须要有的培训,也关系到我们度众生,关系到整个佛教。可是佛教传到中国来,中国的佛门对这些问题从来没有重视。即使佛法里边经常有说:修行要精进,要修欢喜。可是怎么个精进法,怎么个欢喜法,都不大提的。

世间上种种学问的发展,
远远比不上众生烦恼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方面世间上的各种学问在发展,一方面众生的烦恼也在发展,这是不容否认的。两方面都发展,但是世间上种种学问的发展,远远比不上众生烦恼的发展,好比医学的发展远远比不上病的发展。

世间上的好心、努力、发明,虽要肯定,
但是因为智慧不够,都有漏洞

世间上人的好心,世间上人好的愿望,以及世间上人的一切努力,这都不能否定,可是几千年来都达不到目的。他们想达到的目的,仅仅有一部分达到。譬如说从前肺病是不治之症,后来经过人们的研究,肺病也能治好了,可是其他的病又出来很多。再譬如说,人们通过研究,说人的生命是靠营养,有什么维他命A、B、C,这都是研究的成果。后来又发现维他命C不能多吃,多吃了反而不好。

这些研究成果都来自于人的好心,世间上人的好心、努力、发明,虽然要肯定,但是从整体来看、从长远来看,他们的智慧远远不够,他们的好心、努力都出现了漏洞,始终没有达到根本解决问题的地步。

佛教没有漏洞,
因为释迦佛是圆满、彻底、究竟的

今天我们国家提出以人为本,这条总纲是不错的。而我们的佛教一开始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佛法没有漏洞,世间上的法有漏洞。为什么佛法没有漏洞?因为释迦佛是圆满的、彻底的、究竟的。

其他人是不是能称为“佛”,
要以释迦佛彻底、圆满的智慧为标准来衡量

那么反过来说一句,“假如世间上有个人,也是圆满的、彻底的、究竟的,那么他就是佛了喽?”这句话不错的。娑婆世界在释迦佛没有成佛之前,就没有佛。当然过去世很远的年代,娑婆世界也有佛,但是这些都是古佛,至少从我们了解的历史来说是没有佛的。

娑婆世界释迦佛成道了,人们对他起了恭敬心,就称他为“佛”。今后如果有人确实智慧也是彻底、究竟,也能称“佛”,那就要根据释迦佛的标准了。假如你的智慧学问跟释迦佛不一样,那怎么可以有两种性质的佛呢?并不是人们对你崇敬,称你是“彻底”、“觉悟”什么了,就可以称佛,不是谁把你捧上去的。既然“佛”这个称号是从释迦佛开始的,人世间有人称佛,当然也要符合像释迦佛这样的彻底、究竟、圆满的标准。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