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寓言的哲理】(3)
 
 [佛经故事]     

解脱爱缚

出《阿育王经》

译语:
南天竺国,有个男子,皈依佛法,出家修道。但他有一种习气,喜欢经常洗澡,又用酥油等物,满身涂抹,一定要使身体十分洁净香滑。其他吃的穿的,也要求十分讲究。总之一句话,他是挺宝贵他的肉体的。可是佛门修持方法,最要紧的是:必须把一切幻色妄境看得清楚透彻。知道那些都是幻妄的,不要为它们引起什么爱憎好乐的情绪。因为这种情绪会缠缚正智慧,叫你迷而不悟。这位比丘,因为有色身的爱缚,所以修了好久,竟不能证得圣道。他自己还不明白是什么缘故。后来听说摩偷罗国有一位优波笈多尊者,是已得道的善知识。他便登山涉水跑去请教。到了那边,得见尊者,照例礼了足,然后请问圣道。

尊者见到比丘前来顶礼求法,尊者是有慧眼的,明知比丘的病根由于色身的爱缚未除,便道:“你若能听我的话,我便教给你圣道。”比丘自然很欢喜的答应了。尊者便带他走入山中,运用神通,变出一株大树来,叫比丘爬上树去。比丘便努力爬将上去,依据尊者所指,爬到一枝横伸出的树枝上,静静地等候着。尊者又运神通,在树下变出一个大陷坑,有一千节臂膀那么大,一千节臂膀那么深。比丘在树上望见,吓出一身冷汗,心想:“早知道树下有这么大的坑,我是决不敢爬上来的。可是师父为什么要我冒这个险呢?”正吓得战战兢兢的当儿,只听得尊者在树下厉声喝道:“把你的两脚放开。”比丘虽然吓的慌,只是刚才说过听从师父的话,没奈何只得把两脚慢慢放开,那两手自然握得更紧了。怎知尊者更喝令放开一手。比丘也勉力放开左手,单靠右手吊牢树枝。尊者又喝:“把那一手也放开!”比丘再不能无条件地服从了,苦着脸哀告道:“师父慈悲!弟子若再放手时,这身子会立即掉入深坑,准会跌成肉酱。”师父道:“咦,你刚说听从我的话,怎么一刻儿便违拗起来了?”比丘心想:“只要得闻圣道,这个身子便跌烂也算不了什么。”只这一个念头,已消灭了色身的爱缚。那时,他闭着眼,咬紧牙,准备跌将下去;可是身子并不觉得飘荡,许久还不曾跌到坑底。等他微微睁开眼睛看时,奇怪,还不是好端端的站在师父旁边。什么树呀坑呀,一概不见了,于是比丘恍然大悟,原来树和坑都是幻化出来,虚妄不实的。

再进一步推究。那我这个色身不也是幻化的么?想到这里,色身爱缚就被解除了。尊者的神通力一一看得明白,就给他说法。比丘十分用功地听受思惟,不久就得了罗汉果。

衍义:
一样修道,“乐修”不如“苦修”。乐修的,境况富裕,衣食起居一切舒适;苦修的,境况清贫,生活用途一切刻苦;因为乐修可以助长爱缚,苦修可以消灭爱缚。爱缚不除,不得超出三界。译者曾闻根本上师开示:“比丘有一蒲团大的地方,可以聊蔽风雨,就足以精进修持。”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常见许多善男子善女人,虽知念佛生西的好处,只因爱缚重重,不能舍离,以致蹉跎光阴,到老无成。

  (摘自《法海搜珍》陆渊雷译)

 [伊索寓言]      

牛和轮轴

一辆满载重货的牛车,在满是石子的乡间小路上颠簸前进。老牛使劲地拉着车子,车轴随之发出吱吱轧轧的叫声。老牛听见声音,回过身来对轮轴说:“一直是我在出力,应该叫唤的是我,而不是你,你没有资格。”

人生智慧:
据说有经验的医生都有这样的体会:送到医院的急诊病人,大声呻吟叫唤的不要理,因为他们还有力气叫唤,没大危险。首先要救不叫不喊已经没力气的病人,他们才是真的严重病号。

  寓言中的牛负担最重,受累最多,却默默无闻,而刚吃了一点苦的车轴,却大声叫个不停,生怕别人不知道,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拉车的牛才是值得称道的对象。在你抱怨自己的劳苦时,不妨看一看别人,这样就不会斤斤计较,愤愤不平了。

佛子觉悟:
如今佛门弟子亦有二种,一种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为求将众生渡向彼岸;一种无有辛苦或稍有供献,经常大喊大叫或暗中排斥,似乎必须让所有人知道,应赞叹的不是他人,我才是长老,我才是老大;如果再遇到第三种人,欺你沉默者可欺,埋头者可打,更使人受曲难平矣,结果必然默默者大鸣不平,挨打者灰心失望。好比寓言中的牛与轮轴,一旦争吵不已,乘在车上的众生亦将无法求得寂静矣。
(智地)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