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下一页

 八正道 (47)
        ──佛陀的安乐之道
(斯里兰卡)德宝法师 著 赖隆彦 译

【第六章】 正精进

每一刹那我们都选择拥抱善或不善,我们并非是无助而被动的命运被害者,不是更大力量运用的筹码,所有经验的发生也不是预先决定的。我们在这一刹那选择,然后在下一刹那经历选择的结果,伴随过去选择所带来的持续影响。这一刹那一个善的选择,为下一刹那的快乐创造一个好的心理环境。若前一刹那是相对纯净与清白,那么当前这一刹那也一样。由数不清相对纯净的刹那,我们就经历一秒的快乐,一秒秒累积成较长的快乐时刻。生命便是由这些微细的小选择所造成,无数的选择就发生在分秒之间。

但这些微细的心念并非展开修行之处,你必须从能看得清楚的地方,由外在的行为开始。首先,遵守五戒,并停止戕害心灵成长的行为。一旦心不再受恶业果报所影响,它就更容易看清楚内在正在发生的事,接着才可放慢速度至能看见念流的程度。之后,提升能力到能看见心如何移动,看见每个刹那心生、住与灭。然而,刚开始,只要在念的洪流出现时,能觉知它们即可。

以那觉知,我们使用正精进去做新选择。佛陀劝导大众选择善念而非不善念,且时时培养善念,直到不善念不再返回为止。佛陀说要完成它,可通过持续激励自己:“精进、奋起,并用心。”

在八正道的第六支正精进中,佛陀将此过程拆解为四个部分。第一,以强烈的决心与努力,尽力防止痛苦不善的心念生起,包括憎恨、嫉妒或贪欲等。然而,虽然我们已做了最大的努力,但由于尚未觉悟,有些负面的心念仍会溜进来。接着做第二种努力,激励自己断除一切已生起的不善念。第三,以诸如慈爱、放舍或悲悯等善念,取代那些不善念。最后,进一步努力增长这些令人愉悦的善念。我们愈努力,心就会愈清明与离苦,且自然会感到更快乐。

不论要完成什么事都需要精进。这真实显现在日常活动中,例如油漆房屋或推销业务,在心灵努力中更是如此。正精进交织融入正道的每一个步骤,当以四种精进去研究佛法,让心健全、清明与能领悟时,我们可达到圣道中的正见。然后将四种精进运用在身、口、意行上,成就正业、正语与正思维。当行使四种精进,将道德原则运用在生计上时,我们达到正命。把精进运用到禅修,可导致正念与正定。我们可恰当地下此结论:正精进是完成八正道各支必需的动能。事实上,勇猛精进地训练自己,是成功的重要条件。若无奋起精进去达到善念,趋入安乐目标的脚步便走不远。

我们也许宁可相信在佛陀之道上前进,最重要的是保持注意,这听起来当然比勇猛精进要容易得多。但严正的事实是,简单而普通的注意并不够,必须学习保持正念的注意,即使是从事禅修与其他修行,以及进行日常生活的活动。佛陀知道,除非在生活的每个方面中都提起正念,精进断除不善念,并增长善念,否则我们的心永远无法有足够的安定,让自己得以进步。

现在,你也许心想:“我就知道有圈套!这听起来似乎颇困难。”没错,你是对的。把负面特质深埋在潜意识里,当然比断舍它们更容易。贪欲、嗔恚、憎恶、邋遢、傲慢、势利、恶毒、怀恨与恐惧等,都可能成为我们熟悉的日常习惯。我们希望最好别大费周章地努力断除它们,但在此同时,却又想要快乐并趋向心灵目标。

正精进是让整个正道成为可能的坚韧特质,它是魄力──“这些不善的思想与行为的习气,现在就必须消失!”它也是智慧──了解唯有增长正与善的身、口、意行,才有希望达到安乐。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