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杀盗淫妄酒都不干,
可是某些人反对佛教的观念难以消除
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人反对佛教。昨天我知道有这么一件事情,开化有个同学,她女儿一般都住在城里的,偶然到开化文殊院来看看她妈妈。据说城里的人呢,对她女儿到这儿来,极力反对,理由就是“学佛法是不好的”。那样说起来,我们这批人都变成坏蛋了?我们既不偷也不抢又不杀人,连烟都不抽、酒都不喝,打牌都不打,我们究竟坏在哪里?可是这种传统观念,一代传一代,一直到现在,在某些人的头脑里还是很难消除。
古今中外的伟人都赞叹佛教,佛教的六和生活,完全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当然你假如信外国教,这倒也罢了,因为你在教堂里受了影响,他们说我们信佛的人是魔鬼。那么我就要反问一句了,“既然上帝创造了人,为什么还要去创造魔鬼呢?为什么上帝要创造一批魔鬼来跟人捣乱呢?”
你受了教堂的影响,这倒也罢了。而在社会上竟然也有这种影响,说我们学法是不好的,你根据什么呢?古今中外的伟人都赞叹佛教,现在我们国家领导也说佛教的六和生活,完全是符合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你说不好,总要说出不好在哪里呢?
佛教的观点和儒教不同,所以受到反对
从历史上来看,可能早就有人这么说了吧?比如我小时候念书就听到:“和尚是寄生虫,自己不劳动,依靠人家的施舍来过生活,不劳而获。”前几年我才知道,古时候就有这种说法了,谁说的?是儒教说的。儒教一向是反对佛教,因为观点相反,水火不相容啊。
儒教追求儿孙满堂、荣华富贵;
佛教以出家为最大的报恩,不要名利
比如佛教说:离开父母,辞亲出家,是最大的报恩。儒教听了,就反对。儒教主张“父母在不远行”。佛教做了和尚,不成家,当然也不会生孩子;儒教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怎么会不反对?佛教做了和尚,讲究清净,既不要名又不要利,儒教的书也不念了,儒教怎么不反对呢?因为儒教书上明明写的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儒教的读书为了什么呢?“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就是为了将来好发财,多娶几个老婆,还要娶得漂亮一点,你说儒教能不反对佛教吗?
把儒教、道教、佛教混淆为一家,
就再也找不到纯正的佛教了
可是从历史上来看,儒教反对佛教没有力量,没有能力把佛教打倒,反而是主张“儒教、道教、佛教本是一家”,混起来了。混起来了,到底谁占了上风?是儒教、道教占了上风,这个和平演变很厉害啊。
比如说咱们从前在福鼎的时候,女众部有个同学,她的妈妈在四川,托一个女道士带了一包东西来。这个女道士很年轻,坐下来么大家谈谈,结果话不投机,就辩论起来。这个女道士说:“中国的佛教里必须要有道教,没有道教就不成为中国佛教。”好了,中国佛教变成以道教为主了。
而儒教呢?今天佛门里边有的地方还在主张不学三归五戒,不学佛教导的尊师法,去学《弟子规》。所以历史上这么一混起来,结果再也找不到一个纯正的佛教了。
认为出家人不种田不织布,以接受供养来生活,就是寄生虫,这是诽谤
按照他们的观念,出家人不劳动,也不种田也不织布,也不盖房子,生活靠信徒的布施供养,称为“施舍”,那不是不劳而获吗?所以他们称佛弟子“寄生虫”。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他们这句话是错的。他们讲出的理由:因为出家人是不劳而获。我们反对,我们也要讲出理由来啊。事实胜于雄辩嘛,你要辩得过人家,你要根据事实,说出你的理由来。能说得出来吗?
反对佛教的言论我是听得多了,可是研究下来,他们反对的方式就是讲片面,用片面来掩饰事实真相,你只要讲全面,摆事实真相,他们是纸老虎,一戳就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