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五戒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18-5) (总第170)

───────────────────────

五戒偈种种解释及授受仪式布萨略法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6.7.29)

 

愚痴的人,以为极乐世界是天堂

提要:

  • 愚痴的人,以为极乐世界是天堂

  • 想去极乐世界扫扫地,全是愚人说愚话

  • 极乐世界不是贪图享受的地方,清净、没有苦,是从断烦恼来

  • 头脑里所想的、行动上所做的,都要符合佛法的道理

  • 讲出末法时期种种不如法的现象,这是实事求是,不是丑化

  • 谁身上充满着末法时期的毛病,谁就是末法众生

愚痴的人,以为极乐世界是天堂

说一句实在话,看看这些愚痴的人,他们口里说要往生,心里想的当然是想往生极乐世界,可是看看他们思想的反映、听听他们说出来的话,他们想去的地方是极乐世界吗?他们所想的“极乐世界”,不是真的极乐世界,他们思想上认可的、所想的是天堂啊,闹得笑话百出了。

想去极乐世界扫扫地,全是愚人说愚话

还有一个人写了一本书,说他到极乐世界去过,又回来了。有这么回事吗?到了极乐世界进了莲花里,你还能出得来吗?你这个皮肉的身体能到极乐世界吗?他说是“神游极乐世界”,那么他看到什么呢?看到极乐世界,还看到过去的高僧大德全在极乐世界,还看到一条彩虹,还看到山脚下有一户人家,据说这户人家还没有修好,所以只能住在山脚下,这一家人男男女女全都在,那不是往生了,那变了搬家,去极乐世界插队落户了。真是笑话百出了。

所以有人就说了一句话:这个人神游极乐世界,他到的地方根本不是极乐世界。所以有的地方前几年就把这本书拿来烧啊,因为实在错误百出。

现在连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怎么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怎么样的,全不懂的了,只知道极乐世界“快乐,快乐”,因为极乐世界黄金铺地,不要劳动,太快乐了,所以有人就说,“哪怕到极乐世界让我扫扫地也好。”法师就说了,“极乐世界还需要你扫地吗?”极乐世界一切都是空,哪有泥土地给你扫啊?全是愚人说愚话。

极乐世界不是贪图享受的地方,
清净、没有苦,是从断烦恼来

你是以贪图享受的心想到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也变成天堂了。当年韦希提夫人,她想到一个清净的世界,她不是去贪图享受啊,她是要想到一个清净的、没有苦的世界去,那不是贪图享受啊。清净、没有苦哪里来?清净,也必须断烦恼,没有苦,也必须断烦恼,如果你不断烦恼,花不开的,没有因,哪来果呢?假如你的花开了,这个“极乐世界”也变了天堂。

头脑里所想的、行动上所做的,
都要符合佛法的道理

现在受五戒的居士很多,有几个人在修慧行啊?有几个人在走上求智慧的路啊?因为到处是这种情况,所以释迦佛才说:到了末法时期,成就的人极少极少。不是说不可能成就,而是说像这样的五戒居士,事理不明、路线错误,这样搞,能成就吗?所以要明理,明什么理啊?要明法理。一个五戒居士的所作所为,头脑里所想的、行动上所做的,要符合佛法的道理。你法都不听,法都不知道,这个法理,你怎么起得来呢?

讲出末法时期种种不如法的现象,
这是实事求是,不是丑化

说“别人讲法,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老师讲法,尽说丑话,总是讲:这样不对,那样又不对,听得大家尽怄气。”那么我讲的是不是事实了?存在这样的事实,符不符合佛的教导啊?符合法上的理吗?不是我故意说出来,丑化一下,这就是末法时期的现象呀。而有些人呢,口口声声在说“现在末法时期了”,那么问他:末法时期到底啥个情况啊?他又说不清。

谁身上充满着末法时期的毛病,谁就是末法众生

末法时期就是这个情况嘛:作为五戒居士,也不修大乘道,也不修慧行,也不懂得法理。现在的佛门,或者佛门里的某些人,他们的所作所为,你也看不惯,“哎呀,没办法,是末法时期。”你应该要明白,末法时期的众生就是你,你身上充满着末法时期的毛病,你走的路也是末法时期的路,何必说人家呢?你自己就是末法众生。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为何我们生于此

为何我们生于此 (8)

[泰] 阿姜·查著

这里有一个例子,假设有一天清晨,你正走在路上要去上班,有个人叫喊辱骂,无礼地对待你。一听到这个辱骂,霎时,你的心从正常状态中改变,你感觉不舒服,你觉得愤怒且受伤,那个人整天到处走着辱骂你,当你听到时,非常愤怒,甚至回到家,仍然生气,因为你怀恨在心。

几天以后,有一个人来你家告诉你:“嘿,前几天骂你的那个人,他是个疯子!有好几年了,他都是那样子辱骂每一个人的,没有一个人会在意他说什么!”当你一听到这儿,立刻就自在了起来,这些天积郁在内心的愤怒和伤害,完全地消融殆尽。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你知道事情的真相了,以前,你不知道,认为那个人是正常的,所以你会对他生气。那样子想,造成你痛苦,而当发现了真相后,事情却马上改变:“噢,他是个疯子!事情原来如此。”当你了解了这点时,你感觉舒服,因为你自己明白,明白之后,便能放下。假如不明白真相,你便会去执著。当你认为那个辱骂你的人是正常人时,你会想杀了他,但当你发现了实情——他是个疯子,你便觉得舒服多了。这就是了解真相。

一个见法的人有类似的经验,当贪瞋痴消失时,它们是以相同的方式消失的。只要我们没能了知这三毒,我们便会认为:“我怎么办?我有那么多的贪婪和瞋恨。”这并不是清楚的认知,就好像我们以为这疯子的头脑是清楚的一样,当我们终于知道他一直以来都是不正常时,我们的焦虑便解除了。没有任何人能告知你这些,唯有心亲自理解时,它才能根除和放松执著。

这跟我们的身体——我们称作“诸行”的,其实是一样。虽然佛陀早已解释这色身不是实体、或是一个真实的人,我们仍然不认同,我们顽强地执著于它。假如这色身会说话,它会整天地告诉我们:“你不是我的主人,知道吗!”事实上它一直都在告诉我们,只因为那是法的语言,所以我们无法了解它。例如,眼、耳、鼻、舌和身等感觉器官都不停地在改变,但是我们却一次也没见过它们来要求我们允诺!就像我们头痛或胃痛时,身体从来没有先要求许可一般,随着它的自然过程,它直接便行动了。这说明了色身并不准许任何人当它的主人,它没有主人,佛陀形容它是一个空的东西。

我们不了解佛法,因而就不了解“诸行”,我们拿它们当成我们自己,当成属于我们,于是便产生了执著。当执著升起,“有”随之而生;一旦“有”生起,便有了“生”;一旦有“生”,随后“老、病、死”……所有的痛苦便都生起来了,这就是“十二因缘”。我们说“无明”缘“行”,“行”缘“识”……等等,这一切都只是单纯地在心里的活动。当我们接触到我们不喜欢的事物时,如果没有“正念”的话,就会有“无明”,痛苦便立刻生起,但心却是如此地迅速地穿越这些变迁,我们赶不上它们,那好比当你从一棵树上掉下来时,在你清楚以前,“砰!”一声,你碰撞到了地,事实上,在跌下来的过程中,你已经过了许多的树枝和小枝,但你无法计算它们,当你越过它们时,你无法记得它们,你只是跌下,然后“砰!”地一声!

十二因缘也像这样,如果你照着经典将它分开来,我们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和一切各式的悲伤。但事实上,当你一接触到你所不喜欢的事物时,立刻地就有苦了!痛苦的感觉其实是整个连结十二因缘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告诉他的弟子们要审查和完全地知晓他们自己的心。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