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五戒

五戒近事分别门第五(19-2) (总第175)

───────────────────────

五戒偈种种解释及授受仪式布萨略法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6.7.30)

 

经书不全,佛像不完整,都是末法现象

提要:

  • 法灭就是从法不全开始的

  • 经书不全,佛像不完整,都是末法现象

  • 把汇集本称“经”,这是人为制造末法现象

  • 末法的最后,能得到一页经书已经是大福气,最后连一只角也找不到了

  • 持戒清净的比丘僧到后来也越来越难找到

  • 护法居士就应该护法,修好六度万行,不要让佛法在娑婆世界灭掉

法灭就是从法不全开始的

从前还能听到“六度万行”,可是说六度的人有没有全在修啊?布施还在做,持戒还在做,忍辱还在做,不过很差劲罢了。精进,各归各精进,也不知道是正精进还是邪精进。禅定从来也不修。般若,即使这些居士们头脑里搞不清楚,但是有时候法师还讲讲《心经》、《金刚经》,六度最多剩了五度,那叫圆满吗?这是末法现象啊,末法现象就是一切不全了,从一切不全开始,慢慢到最后只有一点点了。

经书不全,佛像不完整,都是末法现象

末法时期有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还能够弘扬佛法;第二个时期,各有各的观点,忙着争论;第三个时期,法也没多少了,争也争不起来了,最后法就灭掉了。能海上师从前讲过:到了末法的最后,佛像也不全了。现在就是一步一步在变了,塑像的、画像的,有的只画了半身,两条腿没了,半身再变成只画一个头——现在有些佛教刊物里印出来的佛像就是一个头,他们称为艺术。他们不想一想:画佛像只画一个头,身体哪里去了?他画头给众生看,众生只看到一个头,佛像不全了,这就是不懂法呀。

现在画的佛像每一部分都在改变,还有的把画观世音菩萨画成像美女那样,菩萨的庄严可不是美女啊。农村人塑观世音菩萨,这是我年轻时候听续可法师讲的,离开现在起码有四五十年了——塑成小脚,观世音菩萨变成小脚老太太。到了最后的时刻,佛像也看不到了,能够保留点古迹的地方,看到一个佛的头,已经算极大福气了。有的地方头也看不到了,只看到一个字,“佛”。法宝呢,越来越不全了,经书也不全了。

把汇集本称“经”,这是人为制造末法现象

讲到法宝不全,经书不全,我插一句,最近二三十年吧,有个人,搞出一部汇集本,他们竟然称起经书来了!汇集起来的东西怎么能称经书呢?名字还特别长,我也背不出来,什么“清净”啊、“平等”啊,佛从来也没有讲过这本经。里边的内容呢,这本书里抓几句,那本经里抓几句,加上自己的想法,却称为“经”!那就是人为在制造末法现象。所以我一直说,末法现象是不应该有的,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末法的最后,能得到一页经书已经是大福气,最后连一只角也找不到了

到了末法的最后,如果你有福气,还能够得到经书中的一页,这一页也已经很破旧了。慢慢,一页你也得不到了,只能得到一页的一只角,那你还是有大福气了。最后什么也没有了。

持戒清净的比丘僧到后来也越来越难找到

僧宝呢,到后面僧宝也没了,很难找到真正的清净的比丘僧,受了戒以后也不持戒了。现在僧也在演变,演变成只要剃了头,穿了和尚衣服就是僧,成了一个空架子。要知道,比丘僧为什么非常珍贵?为什么非常受人尊敬?不仅是凭他的剃头、穿和尚衣服,更是凭他的功德,首先是戒的功德。如果你戒都持不起来,你的功德在哪里呢?释迦佛一再教导过,礼拜,要对有功德的人礼拜,对没有功德的人不应该礼拜。

还有更加使人痛心的,原来这个出家人不是假和尚,受了歪风邪气的影响,慢慢慢慢,也变得跟假和尚差不多了。最后,出家人一个也没有了,法也没有了。

护法居士就应该护法,修好六度万行,
不要让佛法在娑婆世界灭掉

我们今天作为护法居士就应该护法,不能让佛法在娑婆世界消灭,我们就应该实行六度万行。一个居士处处为自己的利益考虑,把众生的利益放在一边,你六度万行行得起来吗?所谓“度”,大乘是度众生呀。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为何我们生于此

为何我们生于此 (10)

[泰] 阿姜·查著

如果我们拥有正见
    无论走到哪儿
    我们都会是快乐的
    清凉之地——正见

清凉之地——正见

佛法的修习违逆我们的习气,真理违反我们的欲望。因此,在修行当中会有困难存在。有些事我们以为是错,却可能是正确的;同样地,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也许就是错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心处于黑暗中,无法看清真理!我们什么也不懂,因此被人们的妄语所愚弄;他们将对的说成错的,将错的说成对的,而我们也相信了;这是因为我们还不是自己的主人,我们的情绪在不断地欺骗我们。我们不应该拿这颗心和它的观念来当我们的导引,因为它并不了解真理。

有些人完全不听别人的话,这并非有智慧之人的方法。一位听取佛法的人,不管他喜欢不喜欢,都必须同样地倾听;不过不是盲目地相信或不相信;他必须保持客观、不主观,而不是轻率大意。他只是听,而后思维,正确的结果会因此而生。

一位有智慧的人,在他相信所闻之前,应该思考并了解前因后果。纵使老师说的是实情,也不要只是相信它,因为你自己本身还没真正了解这些话的真实性。

我们大家都一样,包括我自己在内。我比你们修行得早,过去也遇到过不少不实的话,比如说:“这种修行实在困难,实在艰辛!”为什么修行会是困难的呢?只因为我们的想法错误,我们有不正确的见解!

以前,我和很多比丘共住,但我觉得不太对劲,便远离群众、比丘和沙弥,跑到森林、深山里去。我总以为他们不像我,并没有和我一样用功精进,他们太懒散了;这个人如何,那个人又是如何……真是令我苦恼不已。这就是促使我不断逃避的原因。但是,不管自个儿一人或与他人共住,我仍然得不到平静。独处时,我不快乐,与大团体一起时,我也不快乐。我认为这种不快乐是由于道友,由于心情,由于居住环境、食物、天气;由于这,由于那……我不断地找寻某种事物来符合自己的心。

我曾是个苦行僧,我到处行脚,但,事情仍然不对。于是我开始思索:“我该怎么做才对?我能做什么呢?”跟很多人共住时我不满意,与少数人住时也不满意,是什么原因呢?我就是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不知足?因为我见解不正,如此而已!因为我仍执着错误的法。无论走到那里,我都不快乐,心里会想:“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如此不断地反复。我责怪别人,责怪天气太热、太冷,责怪一切!就像一只疯狗一样,遇着什么就咬,因为它疯了。只要是我们的心像这样子的话,修行就永远安定不下来;今天觉得好,明天却又不好了。就一直那样下去,是得不到满足和平静的。

有一次,佛陀看见一只野狗从他驻留的森林里跑出来。它站了一会儿,然后跑进森林中的草丛里,而后又出来;接着它跑进一个树洞时,又出来;不久,窜进一个洞穴中,又跑了出来。站了一分钟,下一分钟便跑,接着躺下,然后跳起来……原来那只狼狗长了疥癣!当它站着的时候,疥癣会侵入它的皮肤,所以拼命跑;跑着仍觉得不舒服,所以停了下来;站着也不舒服,所以躺了下来。一会儿跳起来,冲进树丛里,一会儿又钻入树洞中,就是安定不下来。

佛陀说:“比丘们,今天下午你们有没有看见那只狼狗?站着苦,跑着也苦,坐下来苦,躺下来也苦;在草丛时,在树洞或洞穴时,它都苦。它怪是站着使它不舒服,又说坐不好,而跑也不是;它怪树、怪树丛、怪洞穴都不好。事实上,问题跟这些都无关,而是它身上的疥癣!”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