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图名声、地位、红包包去受戒
不要图一个名:“我受了戒了,是比丘了。”你们受了戒以后,千万别像我当年在办佛学院的时候看到的一幕,一个比丘对一个沙弥训话,“我是比丘!你是沙弥!我讲话,你就不许讲,你得听我的。”佛门出现了新阶级,形成了阶级压迫。如果受了戒以后出现了这种情况,那可不好。
而且呢,有个别的青年,知见也不正,认为有了个戒牒到处可以挂单,还可以拿红包包。沙弥就没有这个优越条件,沙弥还要给比丘劳动,那我何必做沙弥?我做比丘好了。
许多人只想得到一个戒本,受了戒却不学戒,风气就坏了
当年有个地方授戒,清定上师苦口婆心叫他们留下来听戒,不要走噢。开头几天有四十几个人听,再过几天三十几个人,没过几天只有一个人,全跑了,拿了一个戒牒,去走啊走啊乐啊乐,再唱唱:“南无阿弥陀佛,嘿嘿。”(众笑)
这种风气再不改变,佛教怎么办哦?所以大家发发菩提心哦,说到底释迦佛是我们的本师,比亲娘还亲,咱们能不管释迦佛的事业吗?
一面受戒,一面谤法,真是怪现象
你受了戒,这是好事情,你也想持戒持得好,可是你却在谤法,戒是止住你恶行呀,一面为了止恶行去受戒,一面在谤佛法,这不是怪现象吗?
一切佛讲的话都是通过种种方便来引导众生,不能妄分胜劣
“一切佛语以权实显示成佛之方便”,一切佛讲的话都是通过种种方便来引导众生,“权”就是方便。“倘不解此,妄分胜劣”,“倘”就是假如,假如你不了解这一点,错误地去分哪个法殊胜,哪个法不殊胜,“妄分胜劣”,在法上分高低——这种人假如天天在念《金刚经》,我看他是一面打妄想,一面在念《金刚经》,否则念到“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一句,怎么会不知道法是平等的,为什么还说法有高下?
只会听不会想,结果非法的道理也听进去
由于有人在法上“妄分胜劣”,弄得有许多进佛门的居士,尤其是老太太,虽然不太懂,可是她倒蛮诚心的,很听话的,不过她的错误就是什么话都听。真好像春节咱们在玉佛殿前演出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耳朵”上来插话,主人就说:“你一向规规矩矩在旁边,你今天也要上来瞎起劲!你这个耳朵好话也听,坏话也听,从来不想一想,什么是好话,什么是坏话。”“耳朵”回答:“我只会听不会想。”这倒也不错,耳朵是只会听不会想的。
有很多不懂佛法的老太太也是只会听不会想,可是她听的是旁人流传的话,不是真正的佛法道理,她都听进去了。一个人跟她说了:“这本经,你念了以后功德大。”她听进去了,“你每天念噢,你发了心不能退心啊。”明天又听到人说:“你快念这个咒,这个咒威力无比啊!”那么她又念了……念得累坏了,又是这本经又是那本经,“这本经是最殊胜,那本经最圆满,那本经是经中之王……”还有咒,大悲咒、什么什么咒,还有修秽迹金刚的咒……
那么来问我:“老师啊,我每天晚上要念到十一点钟,我实在受不了,该咋办啊?”我说:“你少念一点。”“不行啊,当初她们跟我说的,如果不念就有罪过,只能念多不能念少啊!”她只会听不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