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菩提心网—一日一读

首页 > 佛学讲记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81-7) (总第647)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9.3.29

发心度众生,不能厌恶众生,对烦恼众生要慈悲、欢喜、帮助

提要:

  • 要当女中丈夫,挑起释迦佛事业的重担,哪能去管瓶瓶罐罐

  • 善知识希望得到的报酬不是钱,而是众生能为释迦佛的事业做供献

  • 要住持正法,必须要学会如何摄持众生

  • 发心摄持众生,行动却反做,就没有希望了

  • 摄持众生,首先要排除“看不惯”这个障碍

  • 看不惯的烦恼一来,要么人家走,要么自己走,最后都走光

  • 走到哪儿都看不惯,最后一个众生也度不了

  • 发心度众生,不能厌恶众生,对烦恼众生要慈悲、欢喜、帮助

要当女中丈夫,挑起释迦佛事业的重担,
哪能去管瓶瓶罐罐

昨天我给你们讲法时提到,不给你们探亲假么也不合人情,给了探亲假,我真的是心“怦怦”跳。其实你们一到家,你们也心跳三跳,为什么?首先上门的就是给你做媒的媒婆,你一听到媒婆上门,你心跳三跳,这是激动的跳,(众笑)我是苦恼的跳,不一样。(众笑)

昨天还有个女同学跟我说:“老师,你说的话不错,确实一回家就有媒婆上门,给我‘啪’一脚踢掉了。”真是女中丈夫!巾帼英雄!释迦佛的好弟子!我们要挑重担啊,哪能去管瓶瓶罐罐,还去洗尿布了?

善知识希望得到的报酬不是钱,
而是众生能为释迦佛的事业做供献

我这么辛苦,你们总要给我点报酬吧,总要布施布施我一点,从前老话“积谷防饥,养儿防老”。有一年我在上海,马路上看到一个走江湖的在说:“我这么辛苦,你们总要让我抽支烟吧,稍微给我喝杯茶吧。”那么大家丢钱了。(众笑)

今天我也说句话:你们帮帮场子,布施布施,我也不要你们钱,我要你来这儿帮帮我。我够辛苦的了,至少喂你法乳也喂了好几年,何况我们这儿是非常殊胜的正法呀。

要住持正法,必须要学会如何摄持众生

你们也要发心,你们将来都要住持正法,树立法幢,挑重担。你们必须要学会怎么样摄持众生,你们摄持了众生还不能只到门口,一定要把他摄引进门啊,进了门,你才能叫他受持佛法。

发心摄持众生,行动却反做,就没有希望了

你们啊,我真是操心,你们能摄持得了吗?你们有个特点,即使众生来了,你想摄持,结果你反做。怎么反做?不是把他赶走,就是你自己跑掉。这样做法,还有什么希望呢?发心是发心,行动相反。所以我做老师的,不得不辛苦一点,给你们多讲一点,排除你们摄持众生的障碍。

摄持众生,首先要排除“看不惯”这个障碍

你摄持众生,首先要排除你现在已经存在的障碍,什么障碍?来一个众生,你开始么欢喜心一发,慢慢么心里不高兴,不欢喜了,为什么不欢喜?来了人当然欢喜喽,可是你看不惯。如果你不把“看不惯”的障碍排除掉,你这个人不可能成就。为什么你看不惯?“你看,这个人这么烦恼,那个人这么烦恼。”特别看不惯的就是老同学,“老同学了还起烦恼,我看不惯。”

看不惯的烦恼一来,要么人家走,
要么自己走,最后都走光

看不惯么只有两个办法,“最好他离开我,我眼不见为净;或者我走,我就离开你。”那么来一个,“你走吧!你不走?你不走,我走。”人都走光了,结果你也走了,你一个都摄持不了。

走到哪儿都看不惯,最后一个众生也度不了

你走到哪儿去啊?“我走到南京去。”对南京的众生,“又是烦恼众生”,看不惯,走!走到哪儿?“走到北京。”对北京的众生又是看不惯,又走到西京,西京众生又看不惯,又走到东京,(众笑)东京最后一个京了,你就别走了吧,还是看不惯,要走,为什么要走?日本话听不懂。(众笑)所以你对众生看不惯,你将来没有办法弘法度众生,更没有办法挑重担,树立法幢。

发心度众生,不能厌恶众生,
对烦恼众生要慈悲、欢喜、帮助

所以我今天特地给你们念了这么一句话,“我今天才明白,度众生是度烦恼众生。”修大乘佛法的要报释迦佛恩,要报众生恩,哪可以厌恶众生啊?对烦恼众生要慈悲,要欢喜,要帮助,因为你是去度他的。同样的,不管老同学、新同学,进步快一点么也有,进步慢一点也有,总有点烦恼,等着你去帮助他呀,而不是等着你离开他。

好,今天讲到这里。

 

    补读前5日《一日一读》 补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