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财、色、名起忿恼,害人害己,
乃至会毁灭全人类
我们讲“著财色名闻,乖违起忿恼”。忿恼是非常痛苦的,会伤害自己,伤害别人,如果对它不抑制的话,乃至于会毁灭全人类。古今中外所起的斗争跟财色名都是分不开的。
有的人进了佛门,非但名放不下,财也贪得厉害
五十年代初期,我进佛门就听到这么句话:世间上人着重于财,佛门里的人对财放松了,对名就放不下。仅仅过了五十年,再来看看,世间上人非但着重财,也着重名,也着重色。今天的佛门跟五十年前也不同了,有的人非但着重名,也着重财,贪着得很厉害。
佛弟子用财养活自己,是为了净化人心、
彻底解决众生的苦,为众生做贡献
佛对我们的教导,“财能滋养身,由财自他困”,我们需要养活自己,不是为了吃喝玩乐,而是为了给人类做贡献。
我们佛弟子给人类做的贡献,是一个最彻底、最究竟、最圆满的贡献。世间上人看到锅子里的水开了溢出来,他去浇了一点冷水,这不解决问题。没多久,它又开了,所以世间上的一切都不是彻底、究竟、圆满。而我们主张把锅子底下的火灭掉,这样子水就永远不会开了。我们佛教净化人心,是在心里去掉贪瞋痴,那才是根本解决的方法。
所以我们利用财养活了自己,是要为人类做贡献,我们的贡献就是净化人心,这是现在最需要的、最伟大的事业。
放下世俗的一切出家学法,弘法利生,
这样的精神非常伟大
而现在做这样事业的人有几个?尤其出家人是内护正法,他们放下了在家人所放不下的一切,来学佛法,将来弘法,利益众生。即使有居士供养,也是很低很低。而且出家人受了供养,除了自己生活所需以外,又不能养家,又不能吃喝玩乐,当然了,最后还是供养三宝喽。像这样的精神,世间上人做得到吗?
只有净化人心才能够真正促使社会美好、
人类进步,而且没有危害
现在有些好心的老板,他们开口闭口总是提到外国有一个富豪,这个名字我也记不得,把钱财捐献光了,老板也有点受他感动,所以都喜欢做一点好事,所谓回报社会,这当然是好。他们的人生哲学、他们的逻辑就是:我为了要做好事,所以我尽量要赚钱。还是掉在财里。我们佛弟子不掉在财里,照样做好事,而且我们做的好事,他们还做不了。只有净化人心才是真正能够促使社会美好,人类进步,而且没有危害。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是为了回应对佛教的污蔑
这样伟大精神的出家人,古时候竟然被儒教污蔑为不劳而获。最近从一本介绍百丈禅师的书里看到,百丈禅师非但在禅宗里边受人尊敬,在中国佛教的历史上也受人尊敬,他提出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为什么他要这么提呢?他是对抗儒教的污蔑:既然你们污蔑我们出家人不劳而获,我们就来一个耕种劳动,自己吃自己的,那你总没办法污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