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解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解(2-3)(总第10)

───────────────────────────────

傅味琴 讲于上海居士林 2012.11.17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三宝)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三次念)

 

(皈依愿)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三次念)

 

(皈依戒)

皈依佛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 宁舍生命 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我一进佛门就特别喜欢听经,
当初使我最难忘的就是“空是真空,有是假有”

提要:
 ·我一进佛门就特别喜欢听经,当初使我最难忘的就是“空是真空,有是假
  有”
 ·佛法为什么难遭遇,还因为善知识难遇
 ·能够讲完整、纯粹的佛法,不夹杂其他思想观点,没有邪知邪见,才能称
  善知识

我一进佛门就特别喜欢听经,
当初使我最难忘的就是“空是真空,有是假有”

我就是自己走进佛门的。年轻时有年春节,我去拜年,坐17路车路过上海佛教青年会,看到它的牌子我就奇怪:八仙桥有基督教青年会,佛教都是老头老太,怎么也有青年会?出于好奇心我就走了进去,进去一看,确实有些年轻人,不过还是老年人居多。

我虽然当时只有初中二年级文化,可也很傲慢。可能知识分子很少有不傲慢的,都是以知识为傲慢的资本。我那时跑到楼上看到佛也不拜,眼睛一扫,心里在想:你们都在搞迷信。那时可能是休息时间,每个拜垫上都放了一本早晚功课,我就拿起来看,这副傲慢的样子,像是在检查里边有没有什么迷信的话。

一翻,翻到忏悔文,看得我汗毛管都要竖起来,(师笑)好像就在说我嘛。再一翻,翻到《普贤行愿品》,第一句“所有十方世界中”,就把我吸住了:“十方”就是下面还有世界,也就是说地球在虚空中,科学家研究多少年才知道这一点,佛在2500多年前怎么知道的?我就感兴趣了,后来我就天天去听经。

我一进佛门就特别喜欢听经,哪儿有讲经就去哪儿听。有一次听星期讲座,一个小青年在台上讲:向愚妇愚夫学习。我就想,我已经够笨的了,还要学笨啊?这个我实在听不进去。有一次晚上听续可法师讲《佛说阿弥陀经》,我倒听进去了。(师笑)最难忘的就是续可法师讲的两句话,“空是真空,有是假有”。这就是我们这次讲《心经》的重点,一切有都是假有,会变的东西都是假的,空永远不变,所以是真的。

既然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要抓住今世,赶快为佛教做贡献,经常去听法,培植善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来世就更容易听到佛法,更容易进佛门。

佛法为什么难遭遇,还因为善知识难遇

第四,“善知识难遇”,更难的是能够遇到善知识。现在善知识越来越少了。有些善知识看看众生实在不顶事,再讲也没有用,他也灰心了,想想还是自己快快了生死吧,真正肯发心讲经的,越来越少了,所以现在善知识更难遇了。有人以为善知识好遇,他遇到的可能不是真正的善知识吧。

可也不等于没有善知识了。想起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个女学生遇到一个出家人,这个出家人跟她熟悉的,就带着她在寺院门口走来走去。比丘怎能和女的并排走呢?我这个女学生是懂法的,所以尽量离得很开。

他跟她说:“你真糊涂啊,现在哪有善知识?”意思就是:现在没有善知识了。“你还是跟我来,我有法宝给你。”一听法宝,我的学生就起了恭敬心,跟他走到男众寮房门口,他说:“你进来。”女居士能进比丘寮房吗?这也太随便了,男居士也不能进比丘尼寮房的。我学生不进去,看她不肯进去,这位师父只好把法宝拿出来交给她,她就跪着接过来,无非是人写的书和一些磁带。

后来她把这件事告诉了我,我说:“这些书你看了没有,磁带听了没有?”她说:“我没有看,也没有听。”我说:“万一这位师父以后问起你,你说没有看过,他不要生气吗?”她说:“这一点我没有考虑过。”我说:“你这样说:师父啊,你跟我说现在没有善知识了,我相信你的话,所以你给我的这些书和磁带我也不看、不听了。”(众笑)他的意思很清楚,就是只有讲这些磁带的人是善知识,其他的都不是善知识。这也太盲目崇拜了。

能够讲完整、纯粹的佛法,不夹杂其他思想观点,
没有邪知邪见,才能称善知识

什么样的才是真正的善知识?能够讲完整、纯粹的佛法,不夹杂其他思想观点,没有邪知邪见的,才能称善知识。希望大家修行不要杂修,又修佛法,又修儒教道教,或者去学外国教,那怎么能成就呢?加进了不是佛法的东西就叫杂。如果你念了这尊佛的名号,又念了别的佛的名号,或者修了佛教里的这个法门,又学了其他的佛教法门,佛法跟佛法是相融的,犹如水与水相融,这怎么能叫杂呢?是不是杂修,要用这样的标准来鉴别。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