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当下的法】(34)



掉举与烦忧?

要警觉它们,
观察它,
审视心的一切,
加紧注意
  掉举的本质。

若果你在打坐,
就把它当作觉知的对象,
静静地坐着,
然后,观
   “掉举,掉举”。

────观察────
   不要认同它
──────────

(摘自《回到当下》葛斯汀著 法园译 周/插图)
◇◇◇◇◇◇◇◇◇◇◇◇◇◇◇◇◇◇◇◇◇◇◇◇◇◇◇◇◇◇◇◇◇◇◇◇◇◇

生命是一种奇迹 ①

【法】一行禅师

当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僧人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越南,每个乡村的寺院里都有一口大钟,像欧美各地的教堂一样。无论何时,只要钟声响起,所人的乡民都会停下手头的活计,静伫片刻,注意他们的呼吸。在梅村,我在法国居住的地方,也是同样的情形。每次听到钟声的瞬间,我们就感到我们的心回到了自身,并愉快地体味着自己的呼吸。吸的时候,我们悄声自语:“听呵,听呵──”呼的时候,我们念言:“这美妙的钟声把我带回了我真正的家园。”

我们真正的家只在当下,能活在当下是一种奇迹。奇迹不是在水面上行走,而是此刻漫行于绿茵茵的原野上,欣赏眼前一切可见的宁静与美。宁静无处不在,它包围着我们,浸润着我们;它在外面的世界里,在大自然中,也在我们的肉体和灵魂里。一旦我们学会品味宁静,我们的生命就将得到疗救和改造。这不是一个信仰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我们只要能找到使我们的身心回归当下的方法,就能感受到一切清新和生机勃勃的美妙事物。(摘自《与生命相约》)

◇◇◇◇◇◇◇◇◇◇◇◇◇◇◇◇◇◇◇◇◇◇◇◇◇◇◇◇◇◇◇◇◇◇◇◇◇◇

有一种态度叫珍惜 ②

从沙鼠身上似乎能找到我们的影子──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常为所谓的“明天”、“后天”深感不安,为那些还没有到来,或永远也不会到来的事物焦急忙碌。

我们当下都是有吃有穿,不愁什么的,也没有任何事情能在当下威胁我们的安全。但我们总觉得不踏实、不安全,想要为将来囤积更多。我们总在为将来的所需和将来会如何而发愁。

其实,就如屠格涅夫所说:幸福不在明天,也不在昨天,它不怀念过去,也不向往未来;它只在现在。把握当下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无限的憧憬明天,幸福永远也靠近不了我们──在我们一门心思准备迎接将来某一天到来的时候,往往会忘记、忽视眼前的一切。逻辑学告诉我们,未来永远不会到来;我们也够不到未来,无法将它拉到面前。对未来的担忧只是我们的想像,谁也不知道未来真正会发生什么。

(摘自《幸福在当下》黎丹正)

◇◇◇◇◇◇◇◇◇◇◇◇◇◇◇◇◇◇◇◇◇◇◇◇◇◇◇◇◇◇◇◇◇◇◇◇◇◇

禅在当下 ⑩
净慧法师

这一念心“不向前际去,不向后际来”,当下的这一念,它也是一直都在延伸。如果我们的智慧观照能够每时每刻地把握这个当下,那么我们的人生就有真正的生命的大智慧。所以,以当下来显示“一切法无住”这样的一个规律的作用。

《维摩经》上面讲,“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一切法本的根本是什么?一切法的根本就是无住。所以,无住是一切法的一个总的规律、总的形态。

刚才我讲到,所谓无住,就是说一切都是可以突破的;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不是固定的。所以叫无住。世间万事万物是无住,如果我们的心是有所住,这就产生了矛盾。如果万事万物都无住,我们的心也是无住的心。那就是这个样了。心有住,万物无住,就是这个样子,总会对立。一对立,就有痛苦;一对立,我们就不自由,不自在,不能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会不自然。不能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这就是我们痛苦的根源。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