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50-5)(总第352)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8.11.13

 

世俗的有漏智慧也是智慧,仅仅是被烦恼引错了路

提要:

  • 阿修罗只有“有”的智慧,没有“空”的智慧,是无法见到真谛的

  • 世俗的有漏智慧也是智慧,仅仅是被烦恼引错了路

  • “烦恼即菩提,众生就是佛”,进入了这样的境界,什么都变掉了

  • 对初学的人讲法,必须广开,讲得太紧缩了,他们听不懂

阿修罗只有“有”的智慧,没有“空”的智慧,是无法见到真谛的

为什么又“虽智不见谛”?这是众生嘛,他的智慧只有世俗谛的智慧,他还没觉悟到胜义谛上的智慧,也就是通常讲的:他只有“有”的智慧,他没有“空”的智慧,那当然不能见谛了。

世俗的有漏智慧也是智慧,仅仅是被烦恼引错了路

再往里边说一句,妒忌心哪里来?就是从世俗的智慧来,也是智慧啊,可是这是世俗智慧,是有漏的智慧。如果这个人没有智慧,他会妒忌吗?一个傻瓜会妒忌吗?一个植物人会妒忌吗?一个泥塑木雕会妒忌吗?仅仅是他智慧走错了方向,被烦恼引错路了呀。同样是火,可以利益人,也能够把人烧死。你不能说:给我去除寒冷的火叫火,把我烧死的火不是火,你不能这么说。有句最最简单扼要的说法:烦恼即菩提。可是你这么简短扼要的说法,众生搞不清楚啊,众生智慧浅薄得很,那么众生就解说成烦恼就是菩提,这样子就混淆了。

“烦恼即菩提,众生就是佛”,进入了这样的境界,什么都变掉了

昨天、今天我都在看过去我在文殊院讲的《法我习气,坚执难转》,看完了就要排版去印了。给我的印象,我很奇怪:这些法是我讲的吗?第二个印象:讲得很深啊。初进佛门的人能看得懂吗?其实我整本书讲的,只是经书里抽了一句话,就是“法我习气,坚执难转”。我就奇怪,我当时怎么会讲起这些法来?而且讲得很有条理,讲得很清楚,我就怀疑这是我讲的吗?可是人家不一定看得懂,为什么?太精短了,太紧缩了。

我为什么有这种怀疑?因为我大部分是在生活里,上台讲法么最多一天里边一两个小时。在生活里,我自己的印象,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像我这样的人,能讲出这样的法来吗?我觉得奇怪,怎么我那个时候会讲出这样的法来?不可思不可议啊。

有个同学提醒我一句:从前有个人也是学能海上师法流的,他到我这儿来听我讲法,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傅老师讲法的时候,他已经进入一个境界了。我才明白,怪不得我讲得出来。如果不进入这个境界,我看我是讲不出来的。因为我平时讲话都是乱七八糟的,什么话都是随随便便乱说一通的。所以最后告诉你们,“烦恼即菩提,众生就是佛”,就看你能不能进入这个境界,一进入这个境界,什么都变掉了。

对初学的人讲法,必须广开,讲得太紧缩了,他们听不懂

那么再回过来说,连我《法我习气,坚执难转》这篇讲法,我都担心初进佛门的人能看得懂吗?因为里边讲的太紧缩了,这么多的法紧缩在我这么几天的讲话里。又是讲到“法”,又是讲到“我”,又讲到四谛法,又讲到转识成智,又讲到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又讲到十二因缘,又讲到无智亦无得,又讲到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全缩在里边。我今天自己想想也好笑,我说这篇东西,如果我再重讲,广开一下,可以变成厚厚一本书。所以法可以广开可以紧缩。对初学的人必须广开,紧缩了,他听不懂啊。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