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60-2) (总第444)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8.11.24

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功德极大

提要:

  • 欲望能带来快乐,可是快乐的后面紧跟着的就是痛苦

  • 人天乘不究竟,菩萨以度众生熄灭烦恼、出离生死为根本,到成佛为圆满

  • 自己不修悲心,向别人要慈悲,这是观念错误

  • 能给广大的众生慈悲,自己的慈悲就会越来越广大

  • 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功德极大

  • 菩萨以众生得到无苦之乐为自己的快乐

欲望能带来快乐,可是快乐的后面紧跟着的就是痛苦

人之所以喜欢欲望,因为它会给人带来快乐,可是紧跟着快乐的就是痛苦。佛经里有个故事,穷小子家里半夜三更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一个漂亮的姑娘,姑娘说:“我知道你穷,我愿意跟你过。”小伙子说:“你找错门了吧?”“我就是找你哎。”穷小子想:我这么穷,哪有钱娶老婆?姑娘说:“不过有个条件,我们两姐妹分不开,你娶了我,必须要娶我妹妹。”穷小子高兴啊,一娶娶两个,结果她妹妹走进来,是个丑八怪,你娶吧!所以人世间的快乐跟痛苦是紧连在一起的,是再也分不开的两姐妹。

人天乘不究竟,菩萨以度众生熄灭烦恼、出离生死为根本,到成佛为圆满

度众生怎么度?度众生就是熄灭众生的贪瞋痴。老话也说:要雪中送炭,不要锦上添花。我们知道人天乘求乐,但是求乐不究竟,所以还要求解脱乘,解脱乘就是离苦。菩萨的大悲心给众生的快乐,这是一个引导,好像钓鱼那样,总要给鱼吃一点鱼饵啊,否则怎么钓得起来?众生得到快乐了,菩萨就叫他修出离道,要解脱生死轮回的苦。生死从哪里来?从贪瞋痴来。还要到成佛,要大悲心圆满。在《涅槃经》里有说,“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由这句话我们可以想到:度众生,以熄灭烦恼、出离生死为根本,当然还要成佛,以成佛为圆满。还有一句话,“若无大悲者,则不名为佛”,这两句话意思一样的。

自己不修悲心,向别人要慈悲,这是观念错误

在大乘佛教里应该个个都有一个欢喜心 、大悲心,要使自己大悲心圆满,自己不修慈悲,光是向别人要慈悲,“我要使自己大悲心圆满,我现在大悲心不够,你给我点大悲心好吗?你们都给我大悲心,我大悲心就圆满了。”这是颠倒的说法。

能给广大的众生慈悲,自己的慈悲就会越来越广大

众生难度啊。从前咱们在福鼎,我开动脑筋——你们要问我头发怎么脱光的?动一个脑筋脱一根头发呀——分了慈悲组跟忍辱组。忍辱组专修忍辱,慈悲组专修慈悲。慈悲组有的人怎么修的?“我是慈悲组的,你要对我慈悲啊。”他从来不给人家慈悲,这叫修慈悲吗?修慈悲是叫你对别人慈悲呀,怎么去向众生要慈悲呢?你向一万个人要东西,你是谁啊?是要饭的呀。假如你能够给一万个人东西,你是谁?当然是大富翁。这种道理应该懂吧?你能够给众生慈悲,你就越来越慈悲,你能够给广大的众生慈悲,你的慈悲就越来越大。

令众生欢喜就是令如来欢喜,功德极大

修菩萨法要令众生欢喜,令众生喜欢就是令如来欢喜,功德极大。菩萨给众生的欢喜,跟世间上人给众生的欢喜又不一样,凡夫是凡夫的知见,菩萨是菩萨的知见,知见不同,当然性质也不同。

菩萨以众生得到无苦之乐为自己的快乐

喜怎么修?“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菩萨以众生得到无苦之乐为自己的高兴。既然有无苦之乐,那必有有苦之乐。世间上人所追求的快乐,全是在追求有苦之乐。说到底,世间上人都是凡夫众生,他们的境界跟菩萨境界不一样。人们看别人做点好事,就说:“哎呀,你是菩萨心肠。”“菩萨心肠”不够圆满,因为只有一颗心一根肠子,能像一个人吗?所以即使是“菩萨心肠”,跟菩萨也不同。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