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83-5) (总第661)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9.3.31

心有大小,法无高下,能解如来真实义,修起来就快了

提要:

  • 心有大小,法无高下,能解如来真实义,修起来就快了

  • 菩萨乘也是在四谛法的基础上开出来的

  • 小乘也度众生,否则小乘佛教的国家就没有佛弟子了

  • 四谛法是根本,本身就包含大乘

  • 根本乘佛教的国家,出家人非常多,人民几乎都信佛

  • 发心大,就叫大乘,发心小,就叫小乘

心有大小,法无高下,
能解如来真实义,修起来就快了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解脱乘是解脱乘,菩萨乘是菩萨乘,小乘是小乘,大乘是大乘,真正来说,心有大小,法无高下。《金刚经》里说的,“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你们能够解如来真实义,你就占便宜了,为什么?你修起来快了。如果你不明如来真实义,你抓一个再抓一个,抓了五个,还是各归各,互相有抵触,因为你思想观念没有转变:认为佛法是可以分的,分了就合不起来了,再合起来要打架了,你这样修行就慢了,三大阿僧祇劫也不够了。

菩萨乘也是在四谛法的基础上开出来的

当年释迦佛在度五比丘的时候说了四谛法,实际上他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不论是菩萨乘,还是无上乘,都是四谛法里开出来的。法只有一个法,叫圆满的法,没有另外一个不圆满的法,没有的。因为释迦佛是圆满的智慧,圆满智慧里说出来的话当然也是圆满。

譬如人胎里边生出来的孩子总是人,仅仅大人大一点,小孩小一点,但是小孩也是大人生出来的,小孩本身就包含着将来成为大人的种子,真正说起来应该叫作“小大人”。有许多孩子很老气,乃至于出现一副像大人的样子,这有什么稀奇呢?因为他早成熟,别人晚成熟,一样的呀。如果你一执着了,分开来了,分别心一大,这倒是偏掉了,这倒是离开了圆满,因为你不解如来真实义。

小乘也度众生,
否则小乘佛教的国家就没有佛弟子了

我们再来摆摆历史的事实,五比丘就成立了僧团,证了阿罗汉果,人们称为小乘,或者叫声闻乘。在我年轻时候还听到一句,叫自了汉,好像自了汉专求自己了脱生死,他不度众生的。其实他也度众生,如果不度众生,上一代死光了,还有下一代吗?

四谛法是根本,本身就包含大乘

东南亚的佛教,被我们这儿的佛弟子称为小乘,后来能海上师去参加国际佛教会议,他一回国就传达报告: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再称东南亚佛教是小乘佛教,他们有意见了,我们应该称他们是根本乘。四谛法是根本,没有根本,你开得出大乘来吗?为什么四谛法能够开出大乘法来?四谛法本身就包含着大乘,仅仅释迦佛没有明说呀,因为一下子说得太多了,这些众生搞不明白,只好一步一步说呀。

根本乘佛教的国家,
出家人非常多,人民几乎都信佛

再说,释迦佛度了五比丘,建立了僧团,五比丘到底算小还是算大?当然比十个人小,比一个人大。跟一个人来比,大了五倍;后来僧团发展了,人多得不得了,经书里常有说“千二百五十人俱,皆大阿罗汉”,那么千二百五十人的僧团,算大还是算小?根本乘佛教的国家,出家人多得不得了,马路上看见的已经够多了,那些国家的老百姓差不多都是信佛的,请问:这算小还是算大?可能比号称大乘的小庙里只有两三个人大得多吧。如果说小乘不度众生,这些所谓小乘国家,人民信佛的怎么这么多啦?我是摆事实讲道理。

发心大,就叫大乘,发心小,就叫小乘

咱们再回过来说,今天修法供养,“摄取于有情”,算小还是算大?发心大,你做的事业大,就叫大乘;发心小,你修行的事情也干得小,那仍然叫小啊。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