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83-4) (总第660)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9.3.31

人天道、出离道、菩萨道的法都要修才是圆满

提要:

  • 释迦佛是发菩提心修出离道成佛的

  • 人天道、出离道、菩萨道的法都要修才是圆满

  • 为众生讲法,自己同时也在思维法义

  • 菩萨乘里包含了出离乘

  • 出离世俗的五欲享受、名利追求是真出离

  • 修布施波罗蜜,把一切都布施光,是出离了私爱

  • 菩萨道里就有人天道、出离道,不过是应众生根机分别、次第而说

  • 发现佛法里的矛盾后,去思维、去悟,就明白佛法里没有矛盾

释迦佛是发菩提心修出离道成佛的

可是我们来看看释迦佛的历史,从佛的《本生经》来看,释迦佛过去世,世世常行菩萨道,释迦佛过去世在人间有时候做这样的一个工作,有时候做那样一个工作,有时候是这种身份,有时候是那种身份,有时候当儿子,有时候当父亲,有时候还当六道里的众生,他都在行菩萨道,从《本生经》来看,哪怕他做一头象、一只鸟,都是在行菩萨道。

从释迦佛的今世来看,他一开始就是发的菩提心,为了解除众生的苦,逾城出家,去追求真理,那么他走的是什么道?出离道,出离了王宫,出离了家,出离了五欲的享受,最后在菩提树下成道,成佛以后,他说四十九年的法,广度众生。他靠什么成佛的?他靠发菩提心,修出离道成佛的。

人天道、出离道、菩萨道的法都要修才是圆满

那么不是说要修菩萨道才能成佛吗?释迦佛过去世修的是菩萨道,因为过去世有基础了,所以他今世一发菩提心,修出离道就成佛。这么说起来,先修菩萨道,后修出离道,也能成佛啊,还是圆满的呀。人天道、出离道、菩萨道,拿三士修法来说,下士修法、中士修法、上士修法,你有其中一个不修,那就不圆满。

为众生讲法,自己同时也在思维法义

这十年来我天天为你们讲法,实在的说,是你们帮助了我,因为我经常自己在思惟,经常在自己头脑里研究。我看我这样说不错吧,每种法都是圆融的。

菩萨乘里包含了出离乘

为什么释迦佛今世修出离乘成佛了?第一,他菩萨乘没有少啊;第二,菩萨乘,名义上叫菩萨乘,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出离乘。当然喽,包含还不等于是出离乘圆满了。譬如说,你们今天发菩提心来到这儿,听法学习是自利,参加弘法工作是圆满利他的功德,这里面已经包含了出离乘,因为你们出离了家庭,出离了世俗的一切荣华富贵。

出离世俗的五欲享受、名利追求是真出离

再说一句,你们女孩子怎么样我不知道,男孩子没来之前差不多都是喝酒、抽烟、打牌的,头发涂了摩丝,披了一个披风,叼了一支烟,现在你们都放下了,这不是出离是什么?出离了酒、出离了烟、出离了打牌、出离了享受,这才是真正的出离啊。非但你们行动上已经出离了,身出离了,你们也没有再去搞这些的心了,心也出离了。

修布施波罗蜜,把一切都布施光,是出离了私爱

释迦佛过去世的时候,他行菩萨道,且不说怎么修忍辱,就说修布施吧,他一切都布施了,连自己的儿子、女儿都布施光了。说起来是修菩萨乘,其实菩萨乘里边就是出离乘,他出离了对自己儿女的私爱,这就是出离乘。

菩萨道里就有人天道、出离道,
不过是应众生根机分别、次第而说

佛法是释迦佛通过修人天道、出离道、菩萨道圆满成佛以后讲出来的。他讲四谛法,里边就有菩萨道;他讲的菩萨法,里边就有出离道,仅仅是应众生的机分别而说、次第而说,这是个方便。因为众生一下子悟不到这样一个程度,也达不到这样一个认识的境界。

发现佛法里的矛盾后,去思维、去悟,
就明白佛法里没有矛盾

我们再说一句,我们尽可以去找释迦佛讲的法中的矛盾,尽管去找,找了以后你就去想,想了以后你就悟了,这叫矛盾的统一。最后统一起来了,你才知道释迦佛讲的法,一点都没有矛盾。好比你用面粉,不论做饼干也好,做面包也好,做面条也好,有什么矛盾啊?全是面粉做的,不过形象不同呀。

再说下去,初听的人要害怕了:大便跟米饭有什么不同?初听的人要害怕了。那么没有什么不同,这叫什么?这叫不垢不净。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