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 (83-7) (总第663)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9.3.31

摄持有情要依戒,戒就是善巧方便

提要:

  • 修大乘法,能得大众的加持,成就最快

  • 一个人修,即使不起烦恼,但烦恼也断不了

  • 修行要在大众里修,建立僧团就是善巧方便

  • 摄持有情要依戒,戒就是善巧方便

  • 摄取于僧,最重要的是令僧欢喜

  • 调伏众生,先要令他欢喜

修大乘法,能得大众的加持,成就最快

可以给你们出一个题目:十只芋艿,要你帮厨,把芋艿的皮用刀削光。削芋艿的人有经验,削到第二只,手痒得不得了。那么给你一百只芋艿,要你把皮都弄光,你们回答回答看,是削十只快还是一百只快?哪个快啊?

有人说十只,有人说一百只,十只也对,一百只也对,就看你用什么方法。你假如是一只一只削,那就麻烦了;如果你是一百只芋艿,全放进麻袋里一搓,一倒出来,全部光了。

哪种法修行成就最快?大乘法成就最快,人跟人相互抵触、摩擦,苦是很苦,其实也算不了什么苦。譬如在湖北的时候,有个年纪最小的女同学来问我:“老师,我这两天怄气怄得厉害,老师给我想想办法吧。”我说:“有办法,你听我的,到厕所里放几个屁就好了。”她哈哈一笑,气就没了嘛。如果只有她一个人,没人帮助她,她就想不通,想不通么屁也放不出来的。

一个人修,即使不起烦恼,但烦恼也断不了

为什么修大乘法快?它有善巧方便,所以不能从表面看现象,表面看现象要看错的。从表面看现象,“说么说这儿很好,我看看这些老同学还在烦恼,这个人好像又在怄气了,这儿修行多慢啊!还是我一个人修行快,谁也不会来惹我。”其实谁也不会来惹你,你烦恼也断不了。

谁也不会来惹你,也不见得你不起烦恼,因为你过去世的烦恼种子会冒出来,不要说过去世的,前几天你就怄了气,“跟你们在一起才傻瓜了,我一个人去修。”想想几天来的事,气上来了,看见茶杯“啪”一丢。人家说:“你怎么丢茶杯?”“关你什么事?我又不丢你。”那么你丢谁?“我丢空。”糟糕了,把“空”丢光了,(众笑)再也空不了了。

修行要在大众里修,建立僧团就是善巧方便

所以说一切都要有善巧方便,并不在于人多人少,有了善巧方便,人多反而快;没有善巧方便,你一个人反而慢。佛怎么主张的?能海上师一直说:修行要在大众里修。所以要建立僧团,建立僧团就是在大众里修。

既然这样,我们再讲几句。“善巧方便”,摄持有情,你要摄持成功啊,你摄持不到,也是没成功;摄持来了,跑掉了,也没成功;跑光了,那么全军覆没;即使跑了几个,也是你的失败,所以要有善巧方便。

摄持有情要依戒,戒就是善巧方便

我们常说摄持有情要依戒,戒就是善巧方便。我们来看一看能海上师编的《戒定慧基本三学》里边的“律海十门”,头一篇就是《制戒缘起》。制戒有十个意义,一摄取于僧,你要把人摄取过来,你才能成立僧团,才能依戒依法;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未信者信;五信已增长;六难调者调;七惭愧者安;八断现有漏;九断当有漏;最后达到正法久住。能海上师每一条都注了小字作为解说,今天没时间讲,你们自己去看好了。

摄取于僧,最重要的是令僧欢喜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摄取于僧,最重要的是令僧欢喜。要令大众欢喜,你才能摄持得了。其实后面几条都是建立在令僧欢喜这一条基础上的,你只有令僧欢喜了,才能令僧安乐;只有令僧欢喜,才能使未信者信;令僧欢喜了,才能信已增长;令僧欢喜了,才能难调者调。

调伏众生,先要令他欢喜

一个人在欢喜的时候,你给他开导开导,乃至指出他缺点,他心里非常感动,“你是在帮助我。”一个人在怄气了,你给他批评,他两只三角眼朝你瞪。(众笑)没有欢喜心,你能调伏人吗?你举起棒棒要打他,他扭转屁股就跑,这是动物的本性。你喊他名字也没有用,你拿起棒,“阿毛”,他一看吓坏了,跑掉了。就好像一条狗,你一举棒棒,它扭转屁股就跑;你笑嘻嘻笑嘻嘻,那么它会过来。你笑嘻嘻说:“阿毛啊。”他过来了,“啥事啊?”你把他抓住了,你再把背后的棒棒拿出来,(众笑)他跑也跑不了。

不过善知识打,只能打屁股,不能打头,打了头要脑震荡的。打打屁股,打疼了也没关系,都是肌肉,你再给他摩摩就行了。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