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律海十门】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29-1) (总第139)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2.10.9)

经文:

三、令僧安乐

能海上师说:无诤心安,上下爱敬,互作加持,辗转教益,日进于道,和合安乐,非同世间,世和苦集,此属道谛。
 

僧团大众要做到令僧安乐,
无诤心安,上下爱敬,互作加持

提要:
 ·僧团大众要做到令僧安乐,无诤心安,上下爱敬,互作加持
 ·同学间须互作加持,但不能作世俗的加持
 ·同学之间的互相教益也是有形的加持,你教我我教你,你帮我我帮你,进步
  就快了
 ·佛弟子对缘不要太迷信了,好像有缘就是好事情,缘有善缘也有恶缘

  无诤心安
  上下爱敬~上对下~爱,下对上~敬
  互作加持~上下互作加持,因众人力量大,如听戒的人,清净心把戒听好,此心能感动讲戒的人。上对下法加持,下对上生活工作加持。

僧团大众要做到令僧安乐,无诤心安,
上下爱敬,互作加持

制戒缘起有十种意义,我们已经讲到了第三种“令僧安乐”

“无诤心安”,生活中有矛盾、意见不统一,不要争来争去,这会令大众心不安。

“上下爱敬”,上对下要爱,下对上要敬。

“互作加持”,加持有好的加持,也有不好的加持,我们修行要得到好的加持,也就是要得到清净心、出离心、菩提心的加持,佛菩萨给我们的加持都属于这一类,因为佛菩萨就是要把众生度进佛门,一直度到了脱生死的彼岸。

还有一类加持是世俗加持、魔加持、鬼加持,这些都是不好的加持,我们千万不要受它们影响。

同学间须互作加持,但不能作世俗的加持

譬如去年客堂来了一个挂单的,据说还是一个有名望的佛学院的学生。可他讲出来的全是世俗话:叫大家别留在这个小地方,出去赶经忏,发了财,大家合伙开个公司;把大殿里的释迦佛像请出去,换一尊济公活佛,大家就能喝酒吃肉了……假如你听了他的话,心动了,那就是得到世俗心加持了。

同学之间的互相教益也是有形的加持,
你教我我教你,你帮我我帮你,进步就快了

加持还分有形的加持和无形的加持。比如环境气氛等,能使你在无形中受到薰习,这就是无形的加持。比如你经常去清净的佛门,看到大众学佛、修禅定,无形中你也会得到善法的薰习,慢慢地你也会这么去做。

善知识给你讲经说法,指出你的错误,你有不懂的地方教导你,这是有形的加持。同学之间的互相教益也是有形的加持,你教我我教你,你帮我我帮你,这样大家进步就快了。

我们佛弟子,放下了世间上的享受,丢弃了名和利,进佛门修行,乃至辞亲出家,当然应该有比原来世俗上更高尚的追求,否则岂不是做了无谓的牺牲?

偏偏现在有些人进了佛门,从不想想进佛门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学法、不修行、不断烦恼,天天糊里糊涂过日子,这样子实在太可惜了。

佛弟子对缘不要太迷信了,好像有缘就是
好事情,缘有善缘也有恶缘

昨天上午,女众专修班一位母亲带着女儿走了,因为这个母亲又学佛教又学道教,而我们这儿只学佛教,她在这儿不习惯。听说她女儿很聪明,很想留下来,可是因为跟她有母女的缘,就被这个缘拖走了。

佛弟子对缘不要太迷信了,好像有缘就是好事情,缘有善缘也有恶缘。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