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律海十门】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35-8) (总第192)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2.10.24)

奉持戒律养成一种习气,
后世即使还没进佛门,
也不大会干坏事

提要:

  • 戒能阻止你下三恶道,戒能广开涅槃之门

  • 奉持戒律养成一种习气,后世即使还没进佛门,也不大会干坏事

  • 根据戒律,自己就能明白所做是否有罪

  • 管理僧团,要按照法则,不能依“我”来管

  • 纠察批评训话,也不能带烦恼情绪

  • 办事的灵活也要依戒灵活,绝对不可以因为贪瞋痴而灵活

  • 事应做不应做,也要依照戒律

  • 在禅堂里放屁,这叫通气,何必起烦恼?

 

戒能阻止你下三恶道,戒能广开涅槃之门

所以戒律的重要性,能使“惭愧者安”。“ 奉律修行,无恶道险”,戒能够阻止你进入三恶道,没有恶业哪会到恶道?而且戒律还能够广开涅槃门,这并不是说戒律就能够使你到彼岸。广开涅槃门,是这么解说的:门开了,你自己要走进去啊,要看你走不走啊。门给你开了,你能不能走上到彼岸这条道路,能不能修出离法啊?那就要断烦恼啊。

奉持戒律养成一种习气,后世即使还没进佛门,也不大会干坏事

“于当来世受大安乐”,你现在奉持戒律,养成一种习气了,你后世即使你因缘还没有成熟,还没有进佛门,你这个孩子也不大会做坏事,因为你就是这样素质了。

根据戒律,自己就能明白所做是否有罪

“由其了知,此作得罪,此不得罪”,由于戒律的关系,你能够懂得某种做法你有罪过,某种做法你没有罪,有没有罪过,根据戒律你就都能明白了。

我讲戒,仅仅是讲制戒缘起品,高洁大行品,五戒八戒,我从来不讲比丘戒。我讲比丘戒那我犯错误的,非但没有功德,反而要有罪过的,我看都不敢看,这就是要遵守如来的规定的。

管理僧团,要按照法则,不能依“我”来管

有人没有弄清楚,说:“傅老师是居士,怎么讲戒呢?”我讲的是制戒缘起,五戒八戒,高洁大行啊。打个比方说,你们的规章制度、学员守则、种种纪律你要遵守。你怎么遵守啊?你自己得弄弄清楚,这些规定要经常看看。尤其是当纠察的,必须把每一条搞得非常熟。如果不搞熟,我经常发现在男众部,纠察自己犯错误,可见得他根本不看规章制度的,只知道“我是纠察,我来纠你”,那么你按照什么纠他?“我——纠你”,成了以你为准了,应该要按照法则。

纠察批评训话,也不能带烦恼情绪

我临时想起来,不管男众女众,还有一条也不能犯。纠察可以训话,是按照法则训话,不能带个人的情绪——这个情绪就是指烦恼的情绪。比如看见这个人态度不好:他竟敢在我纠察面前态度不好。那么训话了,一面怄气一面训话,一面训话一面怄气,那真叫做以气训话,讲的全是气话。我是举举例子哦。

办事的灵活也要依戒灵活,绝对不可以因为贪瞋痴而灵活

尤其是出家同学,在受了戒以后都要照戒办事。当然了,戒里边也有灵活的,也要照戒来灵活,不能自己乱灵活,开遮持犯嘛,可以灵活的时候还是可以的,但是绝对不能因为贪瞋痴而去灵活。

事应做不应做,也要依照戒律

“此时应作,此时不应”,根据戒律就知道,我某个事应该做的,我某个事不应该做。我因为不懂比丘戒,只是启发启发罢了,譬如说:修禅定的时候,有人难免要咳嗽,那么尽量不要出声,马上要拿起一个盖腿布掩口,闷着嘴咳就可以。你别不掩嘴,“咳咳”,你么咳得个痛快,(众笑)这么多同学修禅定被吓到了,心里怦怦跳啊。所以不应该这样,这是在修禅定的时候。如果你一个人走到树林里,你怎么咳都行。

在禅堂里放屁,这叫通气,何必起烦恼?

从前有人看见在佛堂里放屁,他认为是不得了的不得了,罪过大得很:竟然在佛堂里放屁!还是让人在佛堂里放放吧,否则更不像样了,(众笑)比如在上早课的时候,忽然要放屁了,那么马上跟纠察“报告”,(众笑)马上跑出去;在禅定的时候更不得了了,一会儿这个出去,门“咕”一开,一会儿那个出去……(众笑)所以在禅定的时候,哪怕同学们都在放屁是可以的。(众笑)是好事,你不要嫌人家放屁这么烦,这不叫放屁,这叫通气!(众笑)证明他禅定起作用了嘛,你随喜也有随喜功德嘛,(众笑)起什么烦恼呀?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