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律海十门】

制戒缘起十义门第一(15-3) (总第59)

───────────────────────

归敬请戒缘起之十义颂解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 2002.6.5)

烦恼自在的地方,流转生死也自在

提要:
 ·每尊佛的法身都是遍时遍处,遍一切自在
 ·小事也怄气的人,吹口气也会动
 ·能做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就叫自觉,去掉烦恼就叫自在
 ·烦恼自在的地方,流转生死也自在
 ·利根人不需多说,不多说,佛法就容易灭
 ·拍桌即悟,何用多说,因未悟才为你说到今天

拘那含牟尼~简称拘那含,译金寂,是过去七佛中第五佛名,人寿四万岁时出世

毗舍~毗舍婆佛亦名毗舍浮佛,过去三十一劫时出世,译遍一切自在,庄严劫中最后一佛


每尊佛的法身都是遍时遍处,遍一切自在

拘那含牟尼,毗舍二如来”,这是两尊佛。拘那含翻译成金寂,是过去七佛中第五尊佛的名号,在人寿四万岁时出世,简称是拘那含佛。毗舍佛,这也是简称,应该是毗舍婆佛,或译成毗舍浮佛,在过去三十一劫的时候出世,翻译汉文就叫遍一切自在。佛种种的功德都归纳总结在佛的名号上。每尊佛都是圆满的,所以名号虽然不同,其实这尊佛的功德其他的佛也有,其他的佛的功德这尊佛也有。譬如“遍一切自在”,每尊佛的法身都是遍时遍处的,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方,他对一切境界都非常自在。

小事也怄气的人,吹口气也会动

庭园石头上刻着四句话,其中一句,“八风吹不动”,那样就自在了。你们被世间八风吹动没有?不要说八风了,吹口气你就动了,所以我们到处都不自在。人们常说“我看不惯”,看不惯就不自在。喜欢评论别人的人,生活中的小事情他也要怄气,对这个有意见,对那个有意见,全是被八风吹动了。

能做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就叫自觉,
去掉烦恼就叫自在

如果一个人能提些合理化建议,这是好的,往往事情本身倒不大,因为心里有烦恼才提意见。从前有一个比丘尼,曾在五台山学过戒律,她来到佛协文教部,看到文教部的规章制度,她就说:“这个规章制度完全是修行的法则。”其中有一条:同学之间不得有对立情绪,你能做得到吗?这种事情纠察也很难帮助,纠察只能看你的脸上是不是好看,你脸上笑嘻嘻的,其实你心里已经产生对立情绪了,所以要你自觉,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去掉烦恼就叫自在,没有烦恼,生死都自在了,有烦恼就不自在。

烦恼自在的地方,流转生死也自在

最近这个时期,你们女众部大家高高兴兴、欢欢喜喜的,比较安定团结。回忆过去的一个阶段呢?来报到的同学走了好多,归根结底就是不自在,她们的话叫“不适应”。不适应再待下去慢慢会适应的。说起来么,因为我们管得太严了,实际上为什么她不自在啦?烦恼关系呀!同样是人嘛,也是同样的规章制度,可能现在比从前还要严一点,因为起了烦恼所以她想逃,逃到哪里去?逃到一个烦恼自在的地方去,那就是流转自在。众生解脱烦恼不容易,流转生死倒挺容易的,很自在。

利根人不需多说,不多说,佛法就容易灭

这两尊如来,“不广说经法,未结戒说戒”,他们说也说,不广大地说,“未结戒说戒”,也没有结戒,也没有说戒,也没有诵戒,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时代不同,这两尊佛的时代,“时人根善利”,人的根机非常善利,利就是利根,善就是善良。“但说教授戒,诸恶莫作等,皆除惑证道”。只要跟他说一点佛的教导,给他们授授戒就可以了,用不着结戒诵戒,乃至于讲讲简单的开示,“诸恶莫作等,皆除惑证道”,都能够断尽烦恼,证果。除惑,除掉烦恼,证道,就是证果。因为他们根机很利呀,一听到,马上接受,马上做到。可是这两尊佛涅槃以后,佛法就没久住,因为当初没有广说经法,没有一种组织,后世的人根机没有前面的人好,越到后来根机越差了,所以这两尊佛的正法很快就灭掉。

拍桌即悟,何用多说,因未悟才为你说到今天

我看在法师或者居士讲经说法中,也没有像我这么样,讲的时间特别长,如果你嫌我罗嗦,不妨试试看,如果你能听一两句话,就证阿罗汉果,那么你可以说我罗嗦。哪怕你打瞌睡,不容易听进去,我一拍桌,“诸恶莫作”,你印象深刻,证果了,(众笑)那么我何必自讨苦吃,还要讲不完地讲。你都达到目的了,还要学什么呢?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