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世尊与诸比丘在跋耆国恒河畔之郁伽支罗城。那时,舍利弗与目犍连入般涅槃不久。那时,世尊露地而坐,比丘众四面围绕。世尊环视静默的比丘众后,告诉他们:“在我看来,这次集会仿佛很空虚。舍利弗与目犍连入般涅槃之后,在我看来,这样的集会仿佛很空虚。而今到处都没有人可寻找并说:‘舍利弗与目犍连住在此。’过去诸世尊、应供、正等觉着,每一位皆有与舍利弗与目犍连等齐的一双弟子,未来诸世尊也是如此。他们两者在众弟子中是稀有者,是未曾有者,他们是如何验证大师的教导,遵循教诫,是如何为僧团珍爱、尊重、恭敬与敬爱。他们两者于如来是稀有者,是未曾有者,当这样的一双弟子入般涅槃时,他既不忧愁,亦不悲恼。凡有所生、所为、有为、有灭坏之法者,岂能不灭?实无可能。”
阿难未请佛住世
一日清晨,世尊着下衣,持钵与大衣,入毗舍离乞食,在毗舍离游行乞食已,食后归来,对阿难尊者说:“阿难!带着座具,让我们今天一同到遮婆罗庙去。”
“是的,世尊!”阿难答道,拿起座具,跟随世尊身后,去到遮婆罗庙。世尊坐于备好之座上,阿难敬礼后,坐于一旁。世尊说:“毗舍离为悦人之处,忧园庙、瞿昙庙、七聚庙、多子庙、娑罗庙、遮婆罗庙,亦皆为悦人之处。任何人修习、多修习四神足,以其为工具,以其为基础,建立、稳固、保持它,便可随其所欲住寿一劫或一劫以上。阿难!如来已修习四神足,可随其所欲住寿一劫或一劫以上。”
虽然世尊说出如此清楚明确的暗示,但阿难尊者却无法了解。他的心因为被恶魔所覆蔽①,所以并未向世尊恳求:“世尊!请世尊住寿一劫,请善逝住寿一劫,以利乐众生、慈悯世间、安乐人天。”世尊又第二次、第三次说同样的话,阿难尊者之心仍受恶魔所覆蔽。世尊于是对阿难尊者说:“阿难!你可离去,悉听尊便。”
“是的,世尊!”他答道。从座而起,敬礼世尊后,右绕而去,坐于附近的树下。
恶魔请佛陀入灭
阿难尊者刚离去不久,恶魔便来到世尊处,立于一旁,说到:“请世尊现在入般涅槃,请善逝现在入般涅槃,现正为世尊入般涅槃之时。世尊曾如是说:‘恶魔!我将不入般涅槃,直到我的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变得有智慧、守戒律、具信心、多闻;直到他们善忆持法,修行正法,依真道修,于法中行;直到他们从各自的老师学习后,开始宣说、教导、证明、确立、揭示、解释与论议法;直到他们能以正理驳倒生起的非难争论,并教导妙法。’而今上述所有皆已成就,请世尊现在就入般涅槃。世尊又曾如是说:‘恶魔!我将不入般涅槃,直到梵行成就、繁荣、广布、广为人知;直到它被人们所彻底践行。’而今上述所有皆已成就,请世尊现在就入般涅槃。”
此话说完,世尊回答:“恶魔!你可以安心了,如来不久即将入般涅槃。三个月以后,如来即将入般涅槃。”
世尊是时在遮婆罗庙,正念、正知,放舍求生之念。当他如此做时,大地震动,其势恐怖,令人毛发直竖,天鼓回响不已。了知其中的意义,世尊不禁发出如下的感叹:
智者放舍求生念,
不论有量或无量,
其心内摄且欢喜,
弃我犹如卸甲胄。
原注:
①值得注意的是,佛陀是在梵天的邀请下,决定弘法。他是在魔王的干涉下,在无人请佛住世的情形下,才放弃此重大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