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嘱咐阿难的几件事
然后,世尊告诉阿难尊者:“阿难!你或许认为:‘老师之教言已成往事,我等已不复有老师。’但你不应如此认为,于我灭后,我之前所教的法与律即为你们的老师。直至今日,诸比丘均以‘朋友’互称,于我灭后,勿再使用。比丘中年长者可直呼年少者之名或姓,或是‘朋友’;比丘中年少者应称年长者为 ‘大德’或‘尊者’。于我灭后,僧团如有此意,小小戒可以舍。于我灭后,于车匿比丘当加重其惩罚。”
“那么,世尊,其惩罚当如何加重呢?”
“不论车匿比丘有何欲求,不论他有何言词,比丘众应莫与之言,莫谏之,莫教之。”
世尊自在入般涅槃
世尊如是告诉诸比丘:“诸比丘!若比丘对佛、法、僧、道或正道之进展有疑,可疾问之,免后生悔:‘我们于老师面前时,未得直接向世尊请问。’”
如此说后,诸比丘默然不语,世尊第二次、第三次说了相同的话,每次他们都默然不语。世尊于是告诉他们:“诸比丘!你们无须对老师心怀敬畏,但可以直言如友。”
如此说后,他们默然不语。阿难尊者于是对世尊说:“真是稀有啊!世尊,真是不可思议啊!我对比丘众有如是信心,我相信没有任何比丘对佛、法、僧、道或正道之进展有所疑惑。”
“阿难!你说此语出于信心,但如来有如是之智,知在此比丘众中,并无一位对佛、法、僧、道或正道之进展有所疑惑。此五百比丘众中,在最后者也已成为入流者,不再堕恶趣,得不坏净信,趋向于觉悟。”
然后,世尊如是告诉诸比丘:“诸比丘!我以此语告诉你: ‘诸行皆是坏灭之法,应自精进不放逸,勤求出道。’”
这是如来最后的遗教。
然后,世尊入初禅;由初禅出定,而入第二禅;由第二禅出定,而入第三禅;由第三禅出定,而入第四禅;由第四禅出定,而入空无边处定;由空无边处定出定,而入识无边处定;由识无边处定出定,而入无所有处定;由无所有处定出定,而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由非想非非想处定出定,而入灭受想定。
阿难尊者于是对阿那律尊者说:“尊者!世尊已入般涅槃。”
“不,朋友!世尊尚未入般涅槃,他入于灭受想定中。”
然后,世尊由灭受想定出定,而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由非想非非想处定出定,而入无所有处定;由无所有处定出定,而入识无边处定;由识无边处定出定,而入空无边处定;由空无边处定出定,而入第四禅;由第四禅出定,而入第三禅;由第三禅出定,而入第二禅;由第二禅出定而入初禅;由初禅出定而入第二禅;由第二禅出定,而入第三禅;由第三禅出定,而入第四禅;由第四禅出定后,世尊入般涅槃。
世尊入般涅槃时,大地震动,其势恐怖,令人毛发直竖,天鼓回响不已。
世尊入般涅槃时,娑婆主梵天以偈颂说:
一切世间诸有情,舍众缘和合之身,纵无伦比之老师,圆满大力正觉者,亦已入于般涅槃。
世尊入般涅槃时,众天之王释提桓因以偈颂说:
一切行无常,斯皆生灭法,虽生寻已灭,斯寂灭为乐。
世尊入般涅槃时,阿那律尊者以偈颂说:
纵圣人如彼,其心安乐住,已无有气息,已灭诸贪欲,智者尽其寿,专致于寂静。
以无碍之心,善忍诸痛苦,其心之解脱,犹如灯火灭。
世尊入般涅槃时,阿难尊者以偈说:
啊!其时甚恐怖,啊!身毛皆竖立;
无上荣耀正觉者,今已入于究竟灭。
世尊既入般涅槃,比丘众中有未离欲者,或仰举双臂而哭,或跌坐在地,前后翻滚,高声哭喊:“世尊之般涅槃,何其迅速!善逝之般涅槃,何其迅速!世间之眼目消逝,何其迅速!”但那些已离欲者,正念、正知地说:“凡有所生、所为、有为、有坏灭之法者,岂能不灭?实无可能。”
阿那律尊者于是告诉诸比丘:“够了,朋友!莫再悲伤,莫再忧恼。难道世尊不曾告诉我们,与一切亲爱、所爱者终有别离、离散、分离之日?凡有所生、所为、有为、有灭坏之法者,岂能不灭?实无可能。诸友!诸天也正在抗议。”
“阿那律尊者!您心中所想的是哪一类的诸天?”
“诸友!于虚空界的天人,有地上之俗念者,他们现在或散发而哭,或仰举双臂而哭,或跌坐在地,前后翻滚,高声哭喊: ‘世尊之般涅槃,何其迅速!善逝之般涅槃,何其迅速!世间之眼目消逝,何其迅速!’于地上的天人,有地上之俗念者,其反应也是如此。但其中有离欲的天人,他们正念、正知地说:‘诸行无常,凡有所生、所为、有为、有灭坏之法者,岂能不灭?实无可能。’”
阿那律尊者与阿难尊者以当夜剩余的时间说法。然后,阿那律尊者对阿难尊者说:“去,朋友!到拘尸那罗城去,向该城的末罗族人宣告:‘婆私吒!世尊已入般涅槃,悉听尊便。’”
“是的,尊者!”阿难尊者答道。他于清晨著下衣,持钵与大衣,由一位比丘随同进入拘尸那罗城。那时,拘尸那罗城的末罗族人正聚集会堂商议众事。阿难尊者入其会堂,对众宣布: “婆私吒!世尊现已入般涅槃。”
听到阿难尊者的话,拘尸那罗城末罗族的青年、少女与妇女,皆感到绝望、惊愕,陷于悲伤之中,有些人或散发而哭,或仰举双臂而哭,或跌坐在地,前后翻滚,高声哭喊:“世尊之般涅槃,何其迅速!善逝之般涅槃,何其迅速!世间之眼目消逝,何其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