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亲近释迦牟尼佛   (16)
           ——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

斯里兰卡 髻智比丘著 释见谛 牟志京 汉译

第四章 弘法

耶舍的出家因缘

优婆离:那时,曾有位同族的人耶舍,父亲是位商人,他从小在奢华的环境中长大。耶舍有三个宫殿,一个供冬季使用,一个供夏季,另一个则供雨季之用。在雨季的宫殿里,有清一色的女性为他歌舞作乐。在这四个月里,他从来不下楼到别的殿去。

有一次,耶舍沉溺于五种感官欲乐中,虽然当时天色尚早,但他不自觉地睡着了,那些在旁的侍女也跟着进入梦乡。待耶舍一觉醒来,剩一盏常明灯还亮着,满眼看到的尽是睡着了的侍女。其中有人或把琵琶夹在手臂下,或把小鼓夹在颏下,或把乐鼓夹在腋下。有人或发乱不整,或口水流溢,或喃喃呓语,那景观让他联想到冢间。这不堪入目的情景震撼了他,不由从心底感到厌恶,大声感叹道:“可怕啊!可恶啊!”

然后,他套上金拖鞋,走向房门。这时非人为他把门打开,不让任何人阻挠他离家出家。他走到了城门,非人又为他把城门打开,不让任何人阻挠他离家出家。

他走到仙人住处鹿野苑时正是黎明时分,世尊早起后正在空地上来回地经行。当世尊看到耶舍从远处走来,便停下脚步,坐在为他设好的座位上。在离世尊不远之处,耶舍不由地喊道:“可怕啊!可恶啊!”

世尊对他说:“这里不可怕,这里不可恶。耶舍!你过来坐下,我为你说法。”

他想:“看来这里不可怕,这里不可恶。”于是感到快乐并满怀希望。他脱下金拖鞋,走上前去,礼敬世尊后,坐于一旁。然后,世尊依次为他说法,也就是开示布施、持戒、生天;解说感官欲乐的过患、邪害与杂染,以及出离的安乐。当他看到耶舍的心已纯熟、调柔、离障、热切并充满信心,他便传授耶舍诸佛所特有的教诫:苦、苦集、苦灭与灭苦之道。正如一块已去除所有污渍的洁净布料,能迅速且均匀地吸收染料,耶舍坐在那里,获得清净无染的法眼:“凡是生法者,即是灭法。”

最早皈依三宝的在家弟子

后来,耶舍的母亲前来他的宫殿,见不到耶舍,便告诉丈夫说:“你的儿子耶舍不见了!”

这位商人向四方派出使者,然后自己到仙人住处鹿野苑,看到金拖鞋的鞋印,他寻踪而去。世尊看到他,心想:“让我以神通使这位商人虽坐在这里,却看不到耶舍也坐在这里。”世尊于是显现神通。商人来到世尊跟前便问道:“世尊!您可见到耶舍吗?”

“请坐!也许当你坐在这里时,你会看到耶舍也坐在这里。”

他听到此言心中欢喜,敬礼世尊后,坐于一旁,世尊于是像对耶舍那样开始对其父依次说法。商人因而见法、得法、知法、悟入于法,并超越疑惑,弃除犹豫,获得不坏的信心,依世尊的教法修行,再不依其他因缘。他说:“世尊,真是神妙啊!世尊,真是神妙啊!世尊以不同的方法清楚地阐释法,如扶正倾覆,或能揭露覆藏,或指点迷津,又如于黑暗中提举灯火,令有眼者见色。我要皈依世尊、法与比丘众,从今日起,请世尊接受我为尽形寿追随世尊的弟子。”如此,他成为世间第一位皈依三宝的人。

当父亲聆听佛法时,耶舍重温自己所见并亲证的法,他的心无有执取,而从诸漏中解脱。世尊此时思惟:“当耶舍获得这个成就后,再不可能返回世俗,如过去那般耽溺在家生活的感官欲乐。我何不在此刻停止显现神通?”

停止显现神通后,商人看见儿子就坐在旁边。他对儿子说:“我儿耶舍!你的母亲正充满忧伤,你要救她一命。”

耶舍看看世尊,世尊对商人说:“你意下如何?若耶舍已跟你一样以有学之知见洞悉佛法;若他重温自己所见并亲证的法,心无有执取,而从诸漏中解脱。耶舍可能再返回世俗,如过去那般耽溺在家生活的感官欲乐吗?”

“不可能的,世尊!”

“这正恰是耶舍所作,他再也不可能返回世俗,如过去那般耽溺在家生活的感官欲乐了。”

“世尊!这是有利益的,耶舍无有执取,而从诸漏中解脱,对他真是有莫大的利益。世尊!我请求您今天受我请食,并请允许耶舍作您的侍者随同而来。”世尊默然同意。商人明白世尊已接受,便起身敬礼世尊后,右绕而去。

他离开不久,耶舍就对世尊说:“世尊!我愿随世尊出家,受具足戒。”

“来!比丘!”世尊说:“正法已善说,你应修清净梵行,以灭尽诸苦。”如此耶舍比丘便受了具足戒。

那时,世间有了七位阿罗汉。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