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亲近释迦牟尼佛 (30)
  ——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

斯里兰卡 髻智比丘著 释见谛 牟志京 汉译

第六章 给孤独长者

王舍城富商造屋设食

注释者:佛陀成道之后的第一个夏安居是在波罗奈度过的,第二与第三个夏安居则于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园度过。给孤独长者的出现,则是在第三个夏安居之后的事了。

优婆离:那时,世尊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园,尚未为诸比丘制立坐卧处。当时众比丘散居各处,林中、树下、岩窟、深谷、山洞、墓地、密林、露地、草堆处,无处不住。每天早晨离开居处时,他们的威仪举止令人一见便产生信心,无论是前行、后退、瞻前、顾旁、弯身或起身,他们的眼光总是低垂且具足威仪。

那时,王舍城有一富有的商人到园中来访,他注意到众比丘的威仪举止,对他们生起信心。他走近前去,问道:“诸尊者!若我建造精舍,你们会去住吗?”

“世尊尚未允许建造精舍。”

“尊者们!如此可否询问世尊,再告诉我他的答复?”比丘们禀报此事之后,世尊允许了。尔后,比丘们转告那位商人。于是一天之内,商人建好了六十间精舍。然后,他邀请世尊与比丘于次日应供。食毕,他将居所正式地奉献给僧伽。

给孤独长者皈依世尊

这位商人的妹妹即是给孤独长者的妻子,给孤独长者正巧在世尊与众比丘前来应供的前一天有事来访。那时商人正指挥奴仆:“早点起床,煮粥、煮饭、煮汤,作好甜食。”

给孤独长者心想:“以往我来访时,他总是放下一切杂务来欢迎我,现在他看来却被什么事分心,指挥着佣人,莫非家中有婚嫁大事?或正逢隆重的祭典?或邀请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及其随从?”

商人对仆人下达完命令后,转身欢迎给孤独长者,当他坐在长者身旁时,长者说出他的猜疑。他于是回答:“并非为了婚礼,也不是为了国王及其随从。但我确实有个盛大的祭典,邀请以佛陀为首的僧伽。”

“你是说‘佛陀’吗?”

“我是说‘佛陀。’”

“你是说‘佛陀’吗?”

“我是说‘佛陀。’”

“你是说‘佛陀’吗?”

“我是说‘佛陀。’”

“‘佛陀’出现世间是极难得的,可否现在就去见世尊、应供、等正觉者呢?”

“现在去并不相宜,但明日一早就能见到他。”

给孤独长者于是想:“明日一早,我就能见到世尊、应供、等正觉者了。”

他躺下后心中仍忆念着佛陀,夜里醒来三次,以为天已破晓,然后他到尸婆迦城门,有非人为他开门。一出城门,光明即灭,眼前一片漆黑,他立刻怖畏、惊愕、身毛竖立,想转身而回,但隐身的尸婆迦夜叉却出声说道:

“一百头象、一百匹马,

一百辆母骡拖曳的马车,

十万个珠光宝色的少女,

所有这一切,

不及你前进一步的十六分一之功德。

前进!居士,前进!前进胜于后退。”

当夜叉第三遍重复此语时,黑暗即灭,眼前一片光明,怖畏、惊愕、身毛竖立在长者心中退落,于是来到世尊当时所住的寒林。那时,世尊早已在拂晓之前起身,在露地经行。看到给孤独长者前来,他停了下来,回到为他备好的座位上,坐下后对给孤独长者说:“来!须达。”

给孤独长者心想:“他叫我的名字!”于是欢喜踊跃,他走上前去,顶礼世尊之足,说道:“想必世尊一夜安眠。”

成就涅婆罗门,随处皆能卧安乐,

感官欲望皆舍离,清凉无有所依者。

彼已断一切执著,无有苦恼于心中,

内心已然得寂静,寂静之人卧安乐。

然后,世尊次第为给孤独长者说法。给孤独长者坐在那里,获得清净无染的法眼:“凡是生法者,即是灭法。”依世尊的教法修行,再不依其他因缘。他说:“妙哉!世尊……从今日起,请世尊接受我为尽形寿追随世尊的弟子。世尊!请世尊与诸比丘明日接受我请食。”

世尊默然同意。他明白世尊已接受,便起身敬礼世尊后,右绕而去。

译注:

①“须达”为长者之名,因其悲悯孤独者,喜好布施,人誉之为“给孤独长者”。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