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每当跋提尊者进入树林,或坐于树下,或独处空室,总不断地自喜大喊:“啊!真是喜乐!啊!真是喜乐!”
几位比丘到世尊处禀报此事,又补充说:“世尊!看来跋提尊者毫无疑问地不满出家的生活,或老在追忆过去身为王者的安乐。”
世尊于是派人把他找来,问他在林中自喜大喊的这一说法是否属实。
“是的,世尊!”
“跋提!但是你在林中、树下或空处时,是见到些什么利益呢?”
“世尊!当我从前身居王位时,我的卫士严备在王宫内外、城市内外,区域内外。虽然如此地警戒与防卫,我心中仍然充满了畏惧、忧虑、猜疑与担心。但如今,我进入树林,或坐于树下,或独居一室,心中无有忧虑、猜疑与担心。我生活安乐、宁静,乞食维生,心如野鹿一般。这是我所见到如此做的利益。”
了知这其中的深义,世尊不禁发出如下的赞叹:
心无潜藏矛盾者,便驾凌众生之上,
无畏、安乐与无忧,诸天无能竞荣耀。
佛陀训斥难陀
阿难:世尊同父异母的弟弟难陀尊者,穿着上浆熨烫过的袈裟,在眼皮涂油,使用上釉的钵。他到世尊处,敬礼后,坐于一旁。坐定之后,世尊对他说:“难陀!你身为释迦族人,既然以信心出家为无家者,就不应穿着上浆熨烫过的袈裟,在眼皮涂油,使用上釉的钵。身为释迦族人,既然以信心出家为无家者,便应住森林、行乞食、著粪扫衣①,不望于感官欲乐而住。”
以泼水教导罗睺罗
注释者:当沙弥罗睺罗十一岁时,住在菴婆罗树园,由舍利弗照料着。世尊那时回到离该处不远的王舍城。
阿难: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罗睺罗尊者住在菴婆罗树园。一天傍晚,世尊静坐完毕,到菴婆罗树园去看望罗睺罗。罗睺罗尊者见世尊来,便准备座位与洗足水。世尊坐在那备好的座位上并洗足。罗睺罗尊者向世尊敬礼后,坐于一旁。世尊在一个水盘中倒入少许的水,对罗睺罗尊者说:“罗睺罗!你看到水盘中少许的水吗?”
“是的,世尊!”
“除非人们谨慎地避免故意妄语,他们身上的善将如这少许的水般,不足为道。”
然后,世尊倒掉了那少许的水,又问:“罗睺罗!你看到我所倒掉的那少许水吗?”
“是的,世尊!”
“除非人们谨慎地避免故意妄语,他们身上的善将如这少许的水般,一洒而尽。”
然后,世尊倒置水盘,问道:“罗睺罗!你看到水盘已被倒置吗?”
“是的,世尊!”
“除非人们谨慎地避免故意妄语,他们身上的善将如此盘,颠倒覆置。”
然后,世尊把水盘朝上摆正,问道:“罗睺罗!你看到这水盘已空了吗?”
“是的,世尊!”
“除非人们谨慎地避免故意妄语,他们身上的善将如此盘,空无一物。罗睺罗!假如有一只象王,其牙之长,犹如车辕,身躯壮大,品种优良,身经百战,在战场上它用前脚、后脚、前身、后身、头、耳、牙与尾,但却把象鼻藏在后面,骑象的人就会想:‘它虽用四肢,却藏住象鼻,所以它未把生命完全献给国王。’但是,一旦它用上四肢,再加上象鼻,那么骑象的人就会想:‘它用四肢,也用象鼻,所以它已把生命完全献给国王,已无须任何训练。’同样地,除非人们谨慎地避免故意妄语,否则我不会说他们无须任何训练。所以,罗睺罗!你必须训练自己永不说妄言,甚至戏笑。罗睺罗!你以为镜子的功用是什么呢?”
“省察自己,世尊!”
“同样地,你应不断地省察自己的身、口与意业。”
注释者:世尊然后给他详细的教导,告诉他如何在行为发动的前、中、后检核它。若发现这个行为导致自身的伤害,或他人的伤害,或自他的伤害,那么这个行为则判断是恶行,反之则判断是善行,将来的行为全依这个准则行事。
译注:
①粪扫衣即“尘堆衣”。“粪扫”意指置于道路、墓冢、垃圾堆等尘土之上的,或指被视如尘土可厌的状态。“粪扫衣支”是十三头陀支其中一支,比丘受持此一头陀支,可舍弃对多余之衣的贪著,而能少欲知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