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佛陀其人
(续)
未来有弥勒佛出现于世
注释者:之前曾提到佛陀举出在他之前的六尊佛,也提到在他之后的佛,未来佛将在佛陀与佛陀所传之法完全被世人遗忘之后,出现于世。
阿难:人寿当增至八万岁时,弥勒应供(堪受世间供养)、等正觉(自己正觉一切法)、明行足(不论知识或行为都圆满无瑕),善逝(善净行)、世间解(彻底了解世间者)、无上士调御丈夫(无与伦比的调御师)、天人师(人与天的师范)、佛(觉苦),世尊(世间之最尊)之如来出现于世,犹如我今出现于此世界。他将自证、现证,并向诸天、魔、梵天的世界,以及沙门、婆罗门、国王与人民的众生界宣说。他将教导法,此法不论是文字或义理上,不论是初、中、后,都是善妙的,要为人们解说此圆满清净的梵行,如我今所作。
法施胜于财施
阿难:此语乃世尊所说,此语乃应供所说,为我所亲闻:“诸比丘!我是婆罗门,心胸宽大且喜舍,这是我的最后生,我为无上医王,汝等俱是我之心子,由我口所生,由我法所生,是法之传人,非物之传人。世间有两种布施,一是财物施,二是法施,两者之中,法施为最胜。”
确立对如来的信心
阿难:如此,诸比丘!若有人对一比丘说:“尊者!有何凭据与确实之事,而使你因此说:‘如来是等正觉者;法是善说;僧伽是善行者?’”为正确地回应,你当回答:“好吧,朋友!我亲近世尊,是为了听法。世尊授法,按部就班,由浅入深,每入于深处,必然黑白之法并陈。因循其例,而于所教导的法中,现证知某一类教法(指证悟之道的四个阶段之一),我已到达我的目标,我对老师生起净信:‘如来是等正觉者;法是善说;僧伽是善行者。’任何人以这些凭据、文句,而根植、确立对如来的信心,那么其信心可称有凭有据,根植于见、闻,非沙门、婆罗门、魔王,梵天或任何人所能破坏。”
如来只是指路者
阿难:“当沙门乔达摩的诸弟子受到他的教示,他们都能成就无上涅槃的目标吗?或有部分的人无法成就呢?”
“婆罗门!其中一部分能成就,一部分则不能。”
“乔达摩大师!既有涅槃,有通往涅槃之道,又有沙门乔达摩为其指引,为何会如此呢?”
“婆罗门!对此我要反问一句,请随意回答。你自认为可熟悉通往王舍城的道路?”
“是的,乔达摩大师!我熟悉。”
“你认为如何,若有人欲至王舍城,前来问你:‘先生!请指示我通往王舍城的道路。’于是你告诉他:‘善者!这条道路通往王舍城。沿此路行至一村庄,又至一镇,其后便可见王舍大城,并见其花园、树林、田地、湖泊。’如此由你指引之后,他却走错路,一路西去。若又有一人,得你指引,安全抵达王舍大城。既有王舍城,又有通往该城的道路,为何受你指引的两人,其一迷途而西去,其一却安全抵达王舍城?”
“乔达摩大师!我但为指路,对此我能作什么呢?”
“同样地,婆罗门!既有涅槃,有通往涅槃之道,又有我为其指引,我的弟子由我所指引,但仍有人成就涅槃,有人则否。婆罗门,成就与否,对此我能作什么呢?如来只是指示道路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