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佛陀其人
(续)
比丘作衣的尺寸
叙述者:佛陀的身高如同常人。这一点可由在后文将要提到他与大迦叶长老交换袈裟的故事,以及下面的事件作出推测。
优婆离:那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世尊姨母之子难陀尊者同时也在园中。他生相俊美,令人望而生信,唯其身高世尊四指。他曾穿着与世尊尺寸相同之衣,诸长老看到他从远走来时,常误以为是世尊而从座起身。他到达后,诸长老方知其误。他们对此不满,议论纷纷,低声抗议:“如何难陀尊者可著与世尊相同尺寸之衣?”
他们将此禀报世尊。他诃责了难陀尊者后,制定了学处:“若比丘著衣,其尺寸与佛衣无异者,犯波逸提①。佛衣之尺寸为:长佛九搩手,宽佛六搩手②。”
见法者即见我,见我者即见法
叙述者:跋迦梨长老的故事列于此,正好说明佛陀对以色身见佛的态度。
阿难: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园。那时,跋迦梨尊者住在一陶师家,他身患重病,备受折磨。他对诸侍者说:“朋友!去世尊处,以我之名,头面顶礼世尊之足,而说道:‘世尊!跋迦梨比丘身患重病,备受折磨;他以头面顶礼世尊之足。’之后又说:‘世尊!以慈悯故,往视跋迦梨比丘,当为善举。’”
“是的,朋友!”诸比丘答道。他们去到世尊处,转达口信及其请求。世尊默然同意,他著下衣,持钵与大衣,前往跋迦梨尊者处,跋迦梨尊者见世尊前来,便试着从床上起身。世尊说:“勿起身,跋迦梨!切勿起身。此处有设座,我坐此处。”他坐于备好之座上,然后说道:“跋迦梨!我希望你有好转,我希望你感觉舒适,苦痛渐减,而非渐增,苦痛渐少,而非渐多。”
“世尊!我并未好转,我感觉不舒适,苦痛渐增,而非渐减。苦痛渐多,而非渐少。”
“跋迦梨!我希望你无忧虑,无自责。”
“诚然,世尊!我有不少忧虑与自责。”
“如此,我希望你并无因戒行而自责。”
“世尊!我实无戒行可以自责。”
“跋迦梨!若非如此,你又何故忧虑、自责呢?”
“世尊!长久以来我想去见世尊,却总因体力不足未能如愿。”
“跋迦梨!莫作此言,你何故要见此不净之身?见法者即见我,见我者即见法。因人在见法时则见我,在见我时则见法。跋迦梨!你认为如何呢?色是常或无常?”
注释者:佛陀接下去作了为五比丘初转法轮时的同样开示。
跋迦梨尊者自己结束生命
阿难:世尊教示跋迦梨尊者之后,起身离去,往灵鹫山去。
世尊离去不久,跋迦梨尊者对侍者们说道:“来,朋友!置我于床,抬我至仙人山黑石窟,像我这种人岂可死在屋中?”
“是的,朋友!”他们答道,并依嘱而行。
那天世尊便留在灵鹫山,是夜过后,世尊告诉诸比丘:“来,诸比丘!前往跋迦梨比丘处,对他说:‘尊者!听好天人对世尊说的话。昨夜有二位天人来世尊处,相貌庄严,其光遍照灵鹫山,敬礼之后,其中一位说:世尊!跋迦梨比丘一心但在解脱,此时,另一天人说:世尊!他会获得究竟解脱。世尊现有话告诉你:勿畏怖,跋迦梨!勿畏怖。你的死亡将清净无过,你命终时,清净无过。’”
“是的,世尊!”他们答道。于是,他们去跋迦梨尊者处,对他说:“朋友!请听来自世尊与二位天人的口信。”
跋迦梨尊者向侍者说:“朋友!快将我扶下床,像我这种人,怎可坐于高座聆听世尊的口信呢?”
“是的,朋友!”他们答道,并依嘱而行。然后他听到了带来的口信。
他说:“如此,朋友!以我之名,以头面顶礼世尊之足,然后说:‘世尊!跋迦梨比丘身患重病,备受折磨;他以头面顶礼世尊之足。跋迦梨说:世尊!我不疑色、受、想、行、识五蕴无常,亦不疑凡无常是苦。于无常、苦与变异之物,我无欲、无贪、无爱;于此我也无有疑惑。’”
“是的,朋友!”他们答道。他们便动身,其后未久,跋迦梨便自己结束了生命。
诸比丘到世尊处,转达了跋迦梨尊者的话,世尊便说:“诸比丘!让我们一同去仙人山黑石窟,族人跋迦梨已在该处自己结束生命了。”
“是的,世尊!”他们答道。然后,世尊与诸比丘一同前往仙人山黑石窟。尚在远处,他便已望见跋迦梨尊者的尸体躺在床上,同时,有一团烟雾、一个阴影游向东、西、北、南、上、下与四维。此时,世尊对诸比丘说:“诸比丘!你们见到那团烟雾,阴影吗?”
“是的,世尊!”
“诸比丘!那是邪恶的魔王。他正在搜寻跋迦梨的识:‘族人跋迦梨的识今住于何处?’但是,诸比丘!族人跋迦梨已入般涅槃,其识已无住于任何处。”
叙述者:在三藏中有好几起比丘自己结束生命的事件,佛陀宣说此种行为是无罪的唯一条件,即此人已是无贪、瞋、痴的阿罗汉,或在死前必定证得阿罗汉的人,在这情况下自己结束生命只不过是终止一个治不好的病。除此之外,杀人或劝人去死是四重罪之一,犯了这种过失则将永远驱逐于僧团外(其余三个重罪为偷盗、淫与妄称得道),纵然如此,自杀仍犯恶作。
译注:
①“波逸提”是轻罪之一种,若犯此罪,经忏悔则得灭罪。
②“一搩手”是指张开拇指与中指尖的距离,佛之一搩手约二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