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介绍佛陀 >亲近释迦牟尼佛

亲近释迦牟尼佛 (87)
  ——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

斯里兰卡 髻智比丘著 释见谛 牟志京 汉译

欲统领比丘众,出佛身血

那时,世尊于座上受大众围绕而说,国王亦在其中。提婆达多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双手合十,对世尊说:“世尊!世尊今已年高、衰老、羸弱、老迈、已入暮年,请世尊休养,安住于现前的法乐。请世尊将比丘众交付于我,让我统领比丘众。”

“够了,提婆达多!别渴望统领比丘众。”

提婆达多第二次作出同样的请求,得到相同的回答。当他第三次提出请求时,世尊说:“我尚且不会将比丘众交付给舍利弗与目犍连,怎么会将之交给像你这样的一个浪子,一团唾沫?”

提婆达多此时心想:“当着众人与国王面前,世尊用‘一团唾沫’①的言语侮辱我,又赞扬舍利弗与目犍连。”他感到嗔怒、愤恨,敬礼世尊后,右绕而去,这是他首次怨恨世尊。

世尊告诉诸比丘说:“诸比丘!让僧伽在城中公开对提婆达多作出如下的谴责:‘提婆达多前之本性与今之本性相异,他而今的言行与世尊、法与僧团无关,提婆达多自负其责。’”

此时,世尊对舍利弗尊者说:“如此,舍利弗! 你当入王舍城谴责提婆达多。”

“世尊!迄今为止,我一直对提婆达多如此赞扬:‘瞿低之子有大神通、大威力。’我又如何能去王舍城谴责他呢?”

“你赞扬他时说的不是实话吗?”

“是的,世尊!”

“那么,你同样地以实话在王舍城中谴责他就是了。”

“是的,世尊!”舍利弗回答。

如此,舍利弗在得到僧团的正式授权之后,在几位比丘的陪同下,进入王舍城去宣布对提婆达多的谴责。那些无信心,缺少智慧,而又轻率的人说:“这些沙门释子,对提婆达多所获得的利养、荣誉与名声感到嫉妒。”但是,那些有信心,有智慧,而又谨慎的人说:“世尊会在王舍城谴责提婆达多,肯定不是寻常的事。”

那时,提婆达多到阿阇世王子处,对他说:“古人长寿而今人短命,你可能至死仍是一位王子,何不杀掉父王,自立为王?我则要杀掉世尊,而成为佛陀。”

阿阇世王子心想:“提婆达多有大神通、大威力,他必知(我所为)。”中午时分,他将一把匕首系在腿上,便怖畏、焦虑、疑惧、忧虑地试图闯进内宫。国王的大臣在内宫的入口看到他,将他逮捕。搜身之后,他们找到了那系在腿上的匕首。他们问到:“你有何企图,王子?”

“我想要杀掉父亲。”

“谁指使你如此做?”

“提婆达多尊者。”

有些大臣认为,王子、提婆达多与所有的比丘皆应处死。另一些大臣则认为众比丘并无过失,所以不应获罪,但王子与提婆达多则应处死。又有一些大臣则认为无论是王子、提婆达多或众比丘皆不应处死,但应将此事禀报国王,再听旨行事。

大臣们于是将阿阇世王子带到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王面前,禀报刚才发生的事。

“诸大臣有何意见?”

他们以实情相告。

“佛、法、僧与此有何相干?难道世尊没有在王舍城公开地谴责提婆达多吗?”

之后,他便停止那些主张将阿阇世王子、提婆达多与众比丘都予处死的人的奉饷。又将那些主张不追究无辜的比丘,处死王子与提婆达多的大臣予以降职处分。然后,又提拔了那些既不处死王子、提婆达多,又不处死比丘,但主张将此事禀报国王,听旨行事的大臣。如此做之后,频婆娑罗王又问:“你为何要杀我,王子?”

“我欲得王位,陛下!”

“王子!你既然欲得王位,它现在就是你的了。”

于是,他把王位让给了他。

译注:

①提婆达多为了赢得阿阇世王子的心,曾化成婴儿躺在其怀里,任其抚弄,王子在亲吻逗戏婴儿时,其唾沫流入婴儿口中,所以佛陀对提婆达多有此呵斥。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