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介绍佛陀 >亲近释迦牟尼佛

亲近释迦牟尼佛 (98
——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

斯里兰卡 髻智比丘著 释见谛 牟志京 汉译

波斯匿王丧命他乡

叙述者:国王这次会见佛陀之后的经历,只在注释书中有记载。

注释者:国王走到佛陀的精舍时,把他的王冠与权杖留给长作。长作是个爱抱怨、疑心重的人。他开始想国王上一次与佛陀单独见面之后,导致国王处死他那位将军舅舅,于是他怀疑自己现在面对着相同的命运。当国王一进入佛陀的精舍,长作就带着王冠与权杖离开去到营地。在那里,他告诉国王的儿子毗琉璃太子立刻篡位,否则他要自己篡位。王子于是同意了,长作留下一匹马、一把剑、一位闺中妇女,告诉她去警告国王,若珍惜自己的生命的话就不要试图追赶,之后他带着其余的随从由驻军地启程赶去舍卫城。当国王从佛陀的精舍出来,看不到随从,就走到营地,在那里等待着的妇女告诉他所发生的事情。

国王这时决定向他的外甥阿阇世王求援,在去王舍城漫长的路上,他吃了许多他不习惯的粗食并喝了很多水。当他到达王舍城时天色已晚,城门已关,他于是必须在公众的歇憩所过夜。当天夜里,他突然犯了重病,天亮之际就过世了。那位等待的妇女在国王死于其怀中之后,悲痛地呼喊:“我的主人,乔萨罗国的国王,两个国家的统治者,现在像穷人般地死了,停躺在一个穷人歇脚之处,在一个异国城市的城门之外!”阿阇世王听到消息后,马上命令举行皇家的葬礼。之后,他作出气愤不平的姿态,宣布对他的表弟——毗琉璃王,进行惩罚性的进攻。但不久他就采纳了大臣的建议:老国王已死,这样的攻击是失策的,也无益处。于是,他也就承认了自己表弟的继承权。

第十五章 最后一年

引言

本章记述的是世尊生涯的最后一年,以及他入般涅槃的详尽过程。其中我们可看到,世尊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反覆地教导僧团,嘱咐他们和合敬长,以法为依归,并提出七不退法、四大教法等具体可行的方针。本章不仅记述世尊在入般涅槃前,如同常人般为各种病痛折磨,以及所受到来自人天的礼遇。还有他虽然在一方面规定如何处理自己的遗体,在另一方面,却一再地强调对他的最高礼敬是奉持他的教导。

本章也收录了在佛教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些事件,特别是有关世尊在食用金匠之子纯陀供养的碎猪肉后,身患重病的情节。有人从世尊食毕,即令纯陀将所余之碎肉掘洞掩埋,并说除他本人再无他人可消化此食上,找到世尊实际上是受到毒害的根据。从诸多典籍中,读者可以找到对这一事件种种不同的解释,但值得牢记的是,世尊本人在事后对纯陀的赞扬与肯定。

身为世尊多年的侍者,阿难尊者毫无疑问地在佛教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世尊的最后历程中,阿难一如既往地起着请教与转达佛意的作用,但其中发生的几个事件,却成了大迦叶尊者乃至后人谴责阿难的理由。这包括世尊示意阿难,可应阿难之请住世一劫,而阿难却不解其意,毫无反应;世尊在讲到小小戒可舍,阿难却不问其详,以至后人无据可寻;世尊在病中口渴,请阿难到河中打水,他却以河水浑浊,一拒又拒等佛教史上著名的典故。

最后应当提请读者注意的是,世尊在提出四大教法时所作出的忠告。亦即辨别佛法真伪的唯一依据,是它的内容而非讲法者的名声与地位。此外,世尊明确地宣告他所说之法毫无隐密保留,无有未宣的秘法。这点在后世的佛教发展中,特别值得我们谨记于心。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