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中国禅宗】(29)            
 又名一心禅、非次第禅、祖师禅
 

禅宗的悟与公案 ⒀

第一首强调学诗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修养过程,将整个身心寄托于此;当你从恍惚中清醒过来而达到了悟之境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信手拈来,即至超然境地。第二首强调诗人自身独创性的重要,不能陷于因袭模仿的泥淖,哪怕是对诗圣杜甫,也要勇于超越。第三首标举圆成,推崇自然、完整的诗境,也与禅宗“若论佛法,一切现成”的见地一脉相承。(摘自《顿悟人生》 陈文新著)

 

  入禅之门

           净慧法师讲于上海玉佛寺

第二讲 什么是禅 (21)

禅是我们生活的艺术,禅师、禅者的生活就是艺术化的生活。禅又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什么呢?一切现成。我们每个人都是饥来吃饭困来眠。这样,我们不是都在修行吗?不对。我们在吃饭的时候有种种的分别:这个好吃这个不好吃,这个是酸的这个是辣的,这个是甜的这个是苦的。我们睡觉的时候也是在百般思索,辗转反侧睡不着,睡不着又硬要睡。那不是在睡觉,那是在挣扎;那不是在吃饭,是在吃分别。这个菜辣的,这是腐竹,这还可以吃,一直在分别。禅者的生活方式跟他对待一切问题一样,超越了二元对立,是在无分别中生活。一般来说,禅者的这种生活方式,我们没有达到那种地步,千万不要去模仿。你去模仿就糟糕了,因为你没有那种境界,没有那种受用。你的模仿仅仅是东施效颦而已。总之,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生活的方式,是智者觉者的生活体现,是悟者行者的生活内涵。 (摘自《入禅之门》净慧法师)

慧能语录

  21、一灯能除千年暗 ①

【原文】不思量,性即空寂;思量即是自化。思量恶法,化为地狱;思量善法,化为天堂。

【译文】如不思量,自性便空寂不变;思量便造成自性的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摘自《中国禅宗语录大观》袁宾编著)

达磨以前的中国禅学 ⒃

(七)慧远倡导的念佛禅 ①

慧远本姓贾氏,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二十一岁,与弟慧持,共入道安之门,听讲《般若经》豁然而悟,便与弟慧持依道安出家。既入道,以大法为己任,精思讽持,以夜继昼。通无生实相之玄,般若中道之妙,即色空慧之秘,缘门寂观之要。博识玄览,戒定兼明。道安尝叹曰:“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后随安公南游樊沔。前秦建元九年(373),秦将苻丕,寇并襄阳。道安为朱序所拘,不能得去。发张徒众,各随所之。临路,诸长德皆被诲约,远不蒙一言。远乃跪曰:“独无训勗,惧非人例。”安曰:“如汝者,岂复相忧。”(《高僧传·慧远传》)远于是与弟子数十人去荆州等处,及入庐山,刺史桓伊为之建立东林寺,创白莲社,弘通净业,发禅净一致之端。后世净业念佛之徒,以慧远为净土宗始祖。(完)(摘自《禅宗大意》正果著)

禅是一种自在

九、法自在:菩萨得大辩才,修行一切法,演说一切法,令众生法喜充满。有位罗汉出去乞食,很不幸的,什么食物也没乞讨到,又饿着肚子回去。经过象廊时,看见国王心爱的白象,全身上下披挂着国王赏赐的绫罗璎珞。罗汉很感慨地说:“唉!你不如我,我也不如你。”白象听了,从此不再吃任何东西。于是象师将这件事告诉国王,国王就问罗汉:“你究竟是唸了什么咒,让我的爱象不再吃东西。”罗汉说:“大王!我与白象前生是佛门中的同学,我专修智慧,不修福德,所以这一世我成为罗汉,但是没有福报,出去乞食仍然饿着肚子回来。这只象呢?前生好修福德,却不修智慧、不持戒律,所以今生落在畜牲道,但是因为福报很大,才能成为国王的爱象,受到很好的照顾。所以我说,它不如我,我不如它。”国王听了也很感慨:“福慧双修,才是学佛的正道。”
                         摘自《禅菩提》 释心道著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