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47-4)
(总第210)

───────────────────────────────

◎ 傅味 讲于 2002.10.22

烦恼会破坏我们的快乐,无论穷、富,都需要智慧、觉悟来断除烦恼

提要:

  • 能做慈善事业,救济众生现实生活的苦,应该赞叹,可是从更高的认识来看,众生还在贪瞋痴烦恼的苦里

  • 给众生讲讲佛法,救济众生精神上的穷苦,使他们获得安乐,这个工作更需要有人去做

  • 如果生活好就能够解决人类一切痛苦,为什么有钱人还有痛苦,乃至自杀?

  • 烦恼会破坏我们的快乐,无论穷、富,都需要智慧、觉悟来断除烦恼

悲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能海上师说:愿诸众生,永离世间苦恼,犯戒即为众苦之因。

众苦因即业及烦恼。

不但现在苦,后来无比的苦,均在贪瞋痴三毒中。若拔现在之苦,不拔苦之因,慢慢的还是受苦。

清定上师说:众苦是苦谛

能做慈善事业,救济众生现实生活的苦,应该赞叹,可是从更高的认识来看,众生还在贪瞋痴烦恼的苦里

悲无量心,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能海上师说:愿诸众生永离世间苦恼,犯戒即为众苦之因,众苦因即业及烦恼。我们修行人的目标很大、很远,志向很高,我们修行人总是讲修行的话,我们不反对,更应该赞叹现在社会上提倡的慈善事业、救济事业,那是好事嘛。提倡做善事,反对做坏事,这当然是件好事了,可是今天在慈悲救济基础上,我们还有更高的觉悟、更高的认识、更高的要求。社会上的慈济,能够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我们参加了这种慈善事业,我们就能得到极大的福气,能够使众生解脱苦,能够使社会安定。

可是从我们的觉悟来看,那些被救济的人,他们并没有离开贪瞋痴烦恼。生活问题解决了,而贪瞋痴烦恼的痛苦,仍然留在他们的身上。他们即使暂时不为生活上的困难而苦恼,可是他们仍然在贪瞋痴的苦恼里。

给众生讲讲佛法,救济众生精神上的穷苦,使他们获得安乐,这个工作更需要有人去做

有些信佛的人很喜欢慈善事业,有一次我碰到一个做慈善事业的人,也是一个佛弟子,我建议他再搞一个救济事业:是不是给众生讲讲佛法?即使不讲佛法,你把佛法的精神,用现代的语言给他们作思想教育,给他们教育一下,传布一下,使他们在心理上也能得到快乐,得到安乐。我是这样看的,现在参加慈善工作的,每个城市每个地方都很多啊,可是救济精神上的穷苦、精神上的痛苦,却很少有人在做。

如果生活好就能够解决人类一切痛苦,为什么有钱人还有痛苦,乃至自杀?

如果生活好就能够解决人类一切痛苦,为什么一个不愁吃不愁穿的人,照样要自杀呢?为什么他们仍然在痛苦里边?很可惜的是,我这么提了,可是一直没有人去给他们讲讲法。他们很多人都是有文化的,在他们看起来,好像我提出来的这样子心理上、精神上的慈济,没有必要,因为他们都是有钱人。即使不是有钱人,参加了慈济工作,他们也觉得很自豪、很快乐、很安慰,因为觉得自己在做好事啊,所以他们觉得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我想大概是这样吧。

烦恼会破坏我们的快乐,无论穷、富,都需要智慧、觉悟来断除烦恼

这样子的慈善,他们所得到的报答,仅仅因为自己做了一个慈善事业,心里很高兴,就是那么一个报答。可是连他们自己,在烦恼的时候、痛苦的时候可能也离不开痛苦。如果一个人有了点快乐,他就认为样样解决问题了,那为什么没几天他又烦恼起来了?为什么不幸的遭遇来了,他仍然在痛苦里?一种快乐只能使你当时快乐,究竟这个快乐能维持多长时间,谁也不知道,无论如何不能使你一辈子快乐。究竟是什么进行了破坏干扰?就是自己的烦恼。

所以在我们看来,对于贫苦的人进行慈济是很好的,很必要的,可是不论是贫苦或者是不贫苦,在这些人中间普遍更需要一种东西来慈济,那就是觉悟、智慧,要使他们懂得烦恼的危害,怎么样去离开烦恼。对于我们佛门度众生来说,更要使众生明白,怎么样去脱离流转生死的苦。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