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14-2)
(总第27)

────────────────────────────

◎ 傅味琴 讲于 2001.5

成就般若智慧关键在禅定

提要:

  ■ 有人把三宝变成二宝一宝了
  ■ 佛门清净,怎能在佛前拍结婚照
  ■ 出家人去证婚,岂不为他生死流转作证明
  ■ 法没有什么不好的
  ■ 修大乘法门,眼前就要为众生着想
  ■ 要成就般若智慧,关键在禅定
  ■ 世间禅达不到出三界的水平
  ■ 不断尽烦恼,修止不修观,有福生天,后果成白痴
  

有人把三宝变成二宝一宝了

有人现在皈依三宝变成皈依两宝了,甚至变成皈依一宝了,有人连一宝也不全了。就说皈依两宝吧,把“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这条抽掉了,代替成法可以不皈依,但要皈依外道典籍。给人家授三皈依的人,却在大讲《太上老君感应篇》!皈依法以后要做到,“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有些人不是这么说,改成:“三藏十二部,我们用不着学,让别人去学吧。”也就是说皈依三宝后,可以抛弃“皈依法”,但他在说皈依的时候,仍然在说,“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行动上破了戒,一个罪,说法上骗了佛,又是一个罪。把佛门清净、僧团清净全破坏了。

佛门清净,怎能在佛前拍结婚照

最近痛心地看到一件事情,本来佛教讲男女淫欲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是最不清净的。比如有两种花不能供佛,一种是玫瑰花,因为有刺,一种是桃花,桃花是象征男女。我虽然不懂比丘戒,但从前听老法师讲经提到,世间上的婚丧喜事,出家人一律不参加,出家人不到生死流转的场所去,出家人的脚不踩在不清净的地方。最近有一本佛教刊物封面上有一张新郞新娘在释迦佛面前拍的结婚照片,据说是来自国外的新花招。

出家人去证婚,岂不为他生死流转作证明

佛门变质,哪一种知见影响最大,就该由他负责。人们听了他的话,所以知见改变了,以为这样做,能得福报,这岂不让如来给你证婚了?有的还请“法师”去证婚,岂不为你决定继续流转生死作证明?佛教演变到这等地步,够伤心的了!什么清净,什么戒律,如来知见、众生的希望,全被扫光,某人喜欢怎么说就怎么说,喜欢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他说一句这样好,许多人都盲目崇拜跟着走,太可怕了。

法没有什么不好的

宗派都是佛法,都应该说好,不能说唯有我这个宗派好,那就等于说其它宗派不好了,法有什么不好的?那释迦佛何必说一个不好的法来自找麻烦呢?谤宗就是谤法。《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讲当初由于韦提希夫人恨她的儿子太坏,因此对娑婆世界的众生发不起菩提心,所以佛才满她所愿——离开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去。如果众生能听释迦佛的话,发心要今生了脱生死,证阿罗汉果,有什么不好?所以佛法都好,不能认为末法时期,别的法门不行了,唯有我这个宗最好。

修大乘法门,眼前就要为众生着想

有人说阿罗汉是小乘,释迦佛自己还说我是大阿罗汉,是发大心的阿罗汉。法无大小,心有大小,大乘经典,每本经都叫你为众生。如果你的行动、你的知见,只为自己不为众生,你唸的大乘经典也变了小乘。如果你为了度众生而修出离生死的法,那么四谛法、十二因缘,全成了大乘。四谛法的三十七道品,又称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种菩提的支分,菩提就是能到成佛。

要成就般若智慧,关键在禅定

戒定慧是每一个佛弟子都必须要学的,没有一个宗派能例外。拿六波罗蜜来说,般若智慧才是真正能够使我们成就的智慧。般若智慧是第六度,第五度就是禅定波罗蜜,如果你把禅定度抽掉了,般若智慧就出生不了。这里讲的禅定不是禅宗的禅,禅宗的禅叫一心禅,俗称祖师禅,因为中国禅宗是从达摩祖师开始的,禅定是如来规定每个佛弟子都要修的,戒定慧不可缺一。否则的话,你的修行没希望了。戒是为禅定打基础,慧是从禅定中开发的根本智,关键还在禅定。

世间禅达不到出三界的水平

佛教的禅定要遵照佛教的方法。印度外道也修禅定,不过他们修的是世间禅,最高的境界是非想非非想天,不能出三界。印度外道修四禅八定,佛教也修四禅八定,路同果不同。一个不出世间,一个出世间。所以佛教的四禅八定后面还有一个定叫灭受想定,外道的四禅八定永远也达不到灭受想定的水平,只有佛教的智慧才能达到出世间。

不断尽烦恼,修止不修观,有福生天,后果成白痴

外道为什么不能出三界?为什么跳不出生死?第一他们无法断尽烦恼,第二他们修止不修观,贪图修止的舒服。止就是止住妄念。有一个很容易被大家接受的外道定,就是脑子里什么也不想,空空洞洞,叫无想定。得无想定的人死后升无想天,福气享完,掉到人间就是白痴,俗称傻瓜,上海人叫“戆大”,愚蠢的傻瓜以自己为最了不起,所以叫“戆大”,以“戆”为大。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