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佛学讲记 >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讲记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讲记(18-4)
(总第46)

────────────────────────────

◎ 傅味琴 讲于 2001.6.13

除赞三宝之辞,不得歌音念诵

提要:

  ■ 巫婆鬼附身,见钱就眼开
  ■ 破迷信,破到他身上,他就恼火了
  ■ “神”是大力,智慧上要通得过去,才能称“通”
  ■ 摇铃举杵能摄持三业,不易妄想昏沉
  ■ 手印是表法,却被外道称为功法
  ■ 除赞三宝之辞,不得歌音念诵
  ■ 出家人不得歌舞观听,怎能听“四季小调”
  ■ 念诵不能讲究好听,只要声调和雅即能感人至深

巫婆鬼附身,见钱就眼开

可是众生心里有迷信、神秘主义的种子,一直到现在,人们还会去信巫婆,以为她真是观世音菩萨。其实她是鬼附身,有的连鬼附身都没有,是假装的。从前我们演出过的一出戏叫《戳穿迷信》,一个巫婆装腔作势,开始打哈欠了,好像神上身的样子,慢慢就唱起来了。旁边一个人不信这一套,说了一句话,“哎哟,谁的100块钱掉在地上了”。这个巫婆马上睁开眼睛说,“哎,是我的”。那人就说“你怎么睁眼讲话了,神跑掉啦?”

破迷信,破到他身上,他就恼火了

很可惜,到了末法时期,法都没有错,由于有些人不要法,把修行搞错了,却走上一条愚的道路,无知得很。我公开讲,我不信宗教,因为我是释迦佛的弟子。所有的宗教都带迷信,我就是破迷信、反神秘。所以有些人听我讲法听不进去,因为破到他身上,他就恼火了。

“神”是大力,智慧上要通得过去,才能称“通”

要知道,漏尽通,才是真正能了生死的神通。举例说,你没开智慧,这个法的法义你就通不过去,通不过去就没有力量,不能称“神”,“神”是大力,你通不过去,又怎能叫“通”?等你开了智慧,这个法义,你能通过去了,能够对法义有透彻的理解,也就是悟了,那才是真正的神通。智慧上要通得过去。

摇铃举杵能摄持三业,不易妄想昏沉

对摇铃举杵不要有神秘感,这只是一个摄持三业的方法罢了。摇铃举杵能使人不容易打妄想,因为什么地方要摇铃,什么地方要举杵,你一打妄想就搞错了。同时还不容易昏沉,铃子叮当叮当一响,你会惊醒。举杵摇铃主要摄持身业。

手印是表法,却被外道称为功法

“由此即能作观入定”,那就是摄持意业。念诵仪轨,还要结手印。哪一段要结什么手印,也有规定的。手印也是表法,佛菩萨一看就明白,所以容易相通。我们今天结的手印全是表法,没有什么神秘的。外道气功,连释迦佛一手指地,一手指天也说成是功法,全是胡说。他们只能哄不懂佛法的人。廿年前有一次我在一个信佛的人家里念诵文殊法,旁边有人看我做手印,他边看边笑。等我修完了,他说,“你做手印的时候,我看见佛菩萨都来了。”真是胡说,原来他是一个不懂佛法的人,我可看不见。

   能海上师说:“除赞三宝之辞,不得歌音念诵。诵熟则声调和雅,感人至深。”

除赞三宝之辞,不得歌音念诵

唸仪轨要声音和雅,但不得用唱歌的音调来唸,除在庆祝佛菩萨生日时,可以开许,把赞三宝的一段可以唸得好听一点,但一般经文仍不许用歌调唱。只要唸得声音和雅就可以了。

出家人不得歌舞观听,怎能听“四季小调”

修行人怎么能唱歌啊?很多年前,我们到个小庙去,还没到门口,就听里边在放歌曲磁带,我说“这个庙里怎么放起《四季小调》来了?”《四季小调》是解放前的一首情歌,什么棒打鸳鸯两分离啊,我听了真不舒服,出家人不能歌舞观听的。后来别人告诉我,“调是《四季小调》的调,但是里边内容都换掉了”,可是内容谁听得清楚?我听起来只能听到《四季小调》,你既然要唱佛教的内容,就可以用佛教唱赞的调,何必用社会上的狼(郞)呀狗(哥)呀这种小调?《济公歌》我也反对唱,唸佛不好好唸,偏要像唱歌那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又“嗨!嗨!”两下,真听不进去。

念诵不能讲究好听,只要声调和雅即能感人至深

念诵《文殊法》,长行要用长行的调子唸,不能唸成颂的调子。有的地方,都把长行唸成颂了,说这样唸好听,佛教不能学世间上一套讲究好听啊。以前我在能海上师身边,有的人颂唸得太好听了,能海上师就指出:“不对,不对”,他常给大家改正。只要声调和雅就可以了,尤其现在你们老同学唸经时声音太响,把我的声音压下去了,结果自成一套,经常会变调。这里有我从前唸诵的磁带,你们可以听听,声音很和雅。我那时候条件比你们差,没有人手把手地教,可我怎么学会了?今天我辛苦地教,你们还是学得不像我,因为你们我执太重了,总是要拐到自己的那一面去。仪轨唸熟了,声音非常和雅,声音一和雅,心就能逐渐静下去,连旁边的人听到了也会深深感动。 今天讲到这里。(2001.6.13第十六讲完)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