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48-7)(总第335)

(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方便颂)

──────────────────────────────

傅味琴讲于太湖吉祥寺法雨山佛学苑 2008.11.11

深般若是离一切相,
离一切相才能见如来

提要:

  • 不会讲空偏去讲空,好比不会抓蛇偏去抓蛇,必被蛇咬

  • 深般若是离一切相,离一切相才能见如来

  • 根据凡夫众生的生活累积起来的经验,不可能使你脱离生死轮回

  • 即使菜做得再好吃,也不能因此而出生死轮回

  • 世俗谛的作用,就是利用众生能懂的语言文字把众生从此岸度到彼岸

  • 翻译是一座桥梁,把梵文翻译成汉文,我们才能懂

  • 世俗生活里的有、无、生灭、来去等等,在胜义谛里都说不上

  • 深般若不是靠我们的觉知分别所能理解的

不会讲空偏去讲空,好比不会抓蛇偏去抓蛇,必被蛇咬

从前我听法师讲经时候说,空是最难讲的,也就等于今天我们讲的般若智慧是最最难讲的,要反复地辩证,你才不会偏掉。经书上也有比喻,一个不会抓蛇的人去抓蛇,结果被蛇所咬。从前我们在苏州开课,用的是老年大学的课堂,旁边就是医院。有一次,咱们休息的时候看到医院里有很多人围着一辆车,车上有个人在抢救,结果抢救也抢救不过来。他不会抓蛇,他去抓蛇,结果被蛇咬了一口,这是一条毒蛇,结果抢救也来不及。现在佛门也有种情况,他不会讲空,偏要讲空,讲得都是讲错了,就好比不会抓蛇,偏去抓蛇,反被蛇咬。

深般若是离一切相,离一切相才能见如来

“一切经验上的有无、生灭、来去等等概念都说不上。”这些话讲的都是深般若。深般若是离一切相,你只有到深般若境界,你才能见如来。见如来必须要离一切相。

根据凡夫众生的生活累积起来的经验,不可能使你脱离生死轮回

世俗谛上所讲的一切,都是经验的累积,就等于说世间上的一切学问,都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生活经验累积起来的。那么是根据谁的生活经验累积的呀?当然是根据凡夫众生的生活经验累积。凡夫众生是流转生死的特性,所以这些从凡夫众生生活中累积起来的经验,你去利用它,只能够供给你在流转生死中过生活比较有点经验,说到底,这些经验是不可能使你脱离生死轮回的,因为它本身就是生死轮回中的凡夫众生累积起来的经验。

即使菜做得再好吃,也不能因此而出生死轮回

举个例子来说,这个菜,你做得好吃,他做得不好吃,这是生活经验的累积,就算你做了一个非常好吃的菜,你也不能因此而出生死轮回。阿罗汉并不是靠吃肯德基、麦当劳成阿罗汉的,我们今天讲世俗谛仅仅是个应用呀。

世俗谛的作用,就是利用众生能懂的语言文字把众生从此岸度到彼岸

比如一座桥梁,从此岸通到彼岸,今天我们都在此岸啊,你希望他过这座桥梁到彼岸,对于此岸的人,你必须讲此岸的话,否则他听不懂,听不懂就没作用啊。外国人想告诉中国人:你到外国去怎么走法、什么路线、坐什么飞机,外国人不讲中国话,中国人听不懂,讲了中国话他才听懂了,听懂了他才能坐飞机。这就是世俗谛的作用,它的作用是使我们能够从此岸到彼岸。

翻译是一座桥梁,把梵文翻译成汉文,我们才能懂

那么再说一句,佛当年在印度说法,都是说的印度话,文字都是梵文,我们能懂吗?今天我们为什么能懂?因为我们是汉人,看到汉字,我们才懂了。那么汉字哪里来啊?是经过法师翻译过来的,所以翻译是一座桥梁。

世俗生活里的有、无、生灭、来去等等,在胜义谛里都说不上

所以这里说,我们世俗生活中累积的经验,说有,说无,说生,说灭,说来,说去,这种概念在深般若里,也就是在胜义谛里是说不上的。

深般若不是靠我们的觉知分别所能理解的

“不是我们的觉知分别所能得其实际,”深般若不是靠我们觉知分别的。我们今天凡夫的觉知分别是根据我们的六根来分别,眼睛看到事物,通过生活累积的经验来分别出:这是椅子,这是凳子,这是房子。深般若的智慧不是根据我们生活经验中的这种“有啊、无啊、来啊、去啊”这种概念能够理解的。所以《金刚经》里有句话,“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