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亲近释迦牟尼佛   (4)
           ——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

斯里兰卡 髻智比丘著 释见谛 牟志京 汉译

第二章 觉悟前的精进

叙述者:在三藏经典中,对佛陀出家的记载,其朴实的程度令人惊讶。一如佛陀的诞生及早年的记载那样,完全没有后期记述中所呈现的详尽细节。下面的记述,便是撷取自佛陀为不同的人所做的几个开示。

远离欲乐,追求解脱

阿难:在我觉悟之前,当还是个未觉悟的菩萨时,我自身受制于生、老、病、死、忧伤与烦恼,我所追逐的一切也受制于这些事物。我后来想:“为何自己受制于生、老、病、死、忧伤与烦恼,却还要去追逐受制于这些的事物呢?若我自己受制于这些事物,现在看到它们的过患,我应当去追求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无忧、无恼的最上解脱──涅槃。

在我觉悟之前,当还是个未觉悟的菩萨时,我想:“在家的生活杂乱、不洁;出家的生活宽广无羁。在家要修如光辉真珠般圆满清净的梵行,谈何容易?我何不剃除须发,著袈裟,出家而过无家的生活呢?”

后来,当我仍年轻,有着一头黑发,充满青春气息,刚刚步入人生的第一阶段时,于父母不赞成,并为此而悲伤流泪之中,我剃除须发,著袈裟,出家而过无家的生活

频婆娑罗王的访谈

唱诵者:

我述世尊之出家,明眼者如何出家,
  如何应他之质问,出家之因如何答。
  在家生活多杂闹,充满尘劳之气息;
  出家生活广无羁,明白于此择出家。
  出家之后依我身,断绝一切身恶行,
  杜绝诸语言之过,以过洁净之生活。
  成道前在摩揭陀,山围之国王舍城,
  带着圆满之相貌,行于城中而乞食

频婆娑罗坐宫殿,见彼行过宫殿前,
  一见彼具微妙相,便呼诸臣同来观:
  “汝等注意此尊者,容姿俊美多威仪,
  行止清净与完美,双眼垂视且专注,
  眼光只见一犁远。彼之出身非贫贱,
  我遣御使随其后,视其将往何处行。”
  御使接令即出发,紧随世尊身后行。
  “比丘今欲往何处,彼之住处何处寻?
  家家次第续乞食,谨慎守护诸根门,
  保持正知与正念,不过多时钵已满。
  次第乞食已结束,圣者启程离王城,
  一直前往槃荼婆:彼必住于此山麓。”

 

世尊今回己住处,然后诸使近前去。
  其中一使回王城,回答国王之询问:
  “大王若问此比丘,如虎如牛如狮子,
  独自正身而端坐,槃荼婆东山窟中。”

 

刹帝利王听此言,传唤御车疾出城,
  来至槃荼婆山麓,车道尽头下车行,
  步步行近比丘前,诣彼圣者坐其处。

 

国王坐下心欢喜,与彼寒暄相问候,
  寒暄语毕王致意,国王如是述来意:
  “汝尚年轻且年少,青年人生第一期,
  具大丈夫好相貌,出身如正刹帝利。
  适合率一流军队,适合领象军战斗,
  请受我与汝财富,告知我汝之出身。”

 

“彼为繁荣之国家,位于雪山之山麓,
  居民为憍萨罗人,部族依太阳命名,
  我之家族为释迦,出家不为求欲乐。
  已见欲乐之过患,已见出离得安稳,
  出家努力勤精进,此是我心之所欲。”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