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亲近释迦牟尼佛   (12)
           ——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

斯里兰卡 髻智比丘著 释见谛 牟志京 汉译

娑婆主梵天赞叹五根、四念处

那时,世尊过七天之后出定,从罗阇耶他那树下前往阿阇波罗树下。

阿难:此时,世尊独处静默,心中思惟:“有五种根,若修习并增长它,便可契入不死、趣向不死、终止于不死。哪五根?它们是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这时娑婆主梵天觉知世尊的想法,在如力士之屈伸臂之顷间,从梵天界消失,现于世尊之前。他偏袒一肩,合掌恭敬地向世尊说:“如是,世尊!如是,善逝!若修习并增长这五根,便可契入不死、趣向不死、终止于不死。过去,我曾跟随迦叶佛修梵行,名为娑婆比丘。藉着修习并增长这五根,我远离五欲,当身坏命终后,我投生善趣,而生于梵天界,在此我被称作娑婆主梵天。如是,世尊!如是,善逝!我了知且见到这五根于修习并增长之后,如何契入不死、趣向不死、终止于不死。”

此时,世尊独处静默,心中思惟:“道者,即四念处,是使众生清净,超越愁悲,灭除苦忧,成就圣道,体证涅槃的唯一道路。哪四念处呢?比丘安住于身,随观身体,热忱、正知、正念,去除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或他安住于受,随观感受,热忱、正知、正念,去除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或他安住于心,随观心识,热忱、正知、正念,去除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或他安住于法,随观诸法,热忱、正知、正念,去除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

这时,娑婆主梵天又出现于世尊前,如上次一般表示赞同。

失败的魔王

此时,世尊独处静默,心中思惟:“我已解脱苦行,已解脱无益的苦行。我有绝对的肯定与正念,我已达到觉悟了。”

那时,恶魔觉知世尊的心念,便到世尊处,而说偈颂:

汝弃苦行道,自净化之法;

不净思为净,远离清净道。

世尊认出他是恶魔,便以偈颂答道:

不死之苦行,知无一切利;

如陆舟舻舵,一切无护益。

增长戒、定、慧,我已得证悟,

而汝破坏者,如今已战败。

此时,恶魔知道:“世尊已识破我!善逝已识破我!”伤心与失望的他,便立即消失了。

亲近法、恭敬法、尊重法而住

此时,世尊独处静默,心中思惟:“人若缺少恭敬与顺从的对象,其生活是苦恼的。但我可以在哪一位沙门或婆罗门座下生活,尊敬并赞仰他呢?”

然后,他又心想:“我可以在另一位沙门或婆罗门座下,尊敬他,以便成就自己不圆满的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与解脱知见蕴。但在这诸天、魔与梵天的世界,乃至沙门、婆罗门、国王与臣民的众生界中,我看不到哪一位沙门或婆罗门在这些品德上比我更圆满,足可令我亲近而住,足可令我对他恭敬、尊重。不过,还有我所证悟的法──我或许该亲近法而住,恭敬、尊重法吧?”

此时,梵天娑婆主觉知世尊的心念。他出现在世尊面前,说道:“善哉!世尊。过去诸佛得成应供、等正觉者,皆亲近法而住,恭敬、尊重法。未来诸佛亦将如是。”

娑婆主梵天劝请佛陀说法

优婆离:此时,世尊独处静默,心中思惟:“我所证悟的法,甚深、难见、难解,它是最寂静、最高超的,不能只靠纯逻辑而证悟,它是微妙的,唯智者所能体验。但今世之人依赖爱执,喜好爱执,享受爱执,让世人见到真理是困难的,也就是说,见到十二缘起是不易的。再者,让世人见到真理是困难的,也就是说,见到诸行寂止,诸有净除,灭尽渴爱、离贪、灭、涅槃是不易的。所以,我若说法,他人不了解时,将使我感到疲乏与困扰。”

这时,他自然地诵出如下未曾听闻的偈颂:

莫说弘扬于正法,我甚感难以领悟;

为贪所困恼者,永远不悟此正法。

欲著痴暗所覆者,是人永远不得见,

彼深妙而难见的,逆流而上的正法。

世尊如此一想,心念偏向于少事少业,不欲说法。

这时,梵天娑婆主觉知世尊的想法,他思惟:“此世间将败坏,世界将彻底地败坏!因为如来、应供、等正觉的心偏向于少事少业,不欲说法。”

然后,在如力士屈伸臂之顷间,从梵天界消失,现于世尊之前。他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地向世尊说:“世尊,愿世尊说法!愿善逝说法!众生中有少许尘垢者,若未听闻正法,将枉度此生,有些人在闻法后,便可证悟。”

梵天娑婆主说完后又补充说:

曾于摩揭陀现前,垢者所思不净法,

愿打开不死之门,令闻无垢所觉法。

圣者攀登正法塔,恰如壁立山顶峰,

普见低处诸众生。无忧普眼之圣者,

人类陷溺忧苦中,生、老皆受其操控。

英雄、胜者、持智者,奋起无债游世间。

愿请世尊为说法,能悟入者应有人。

世尊听了梵天娑婆主的请求,出于对众生的慈悲,以佛眼观察世间。正如池塘里生有青莲花、红莲花或白莲花,有些莲花长在水中,还未突出水面,湛然独立却不为池水所湿。同样地,在众生中,他看到有尘垢少者、尘垢多者、利根者、钝根者、资质好者、资质差者、易教导者、难教导者,还有知道其他世界与罪过之怖畏而住者。看到了这些,他答道:

“不死之门已开敞,普令闻者展信心。

我所觉法不宣说,因知说法之艰巨。”

这时,梵天娑婆主思惟:“我已促成世尊演说正法了。”敬礼世尊后,他右绕而去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