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亲近释迦牟尼佛 (26)
  ——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

斯里兰卡 髻智比丘著 释见谛 牟志京 汉译

迦留陀夷劝佛陀归国

注释者:在这段时间,净饭王派出大臣之子迦留陀夷,到王舍城去劝说他的儿子──佛陀,到迦毗罗卫城来探访。在未声明自己的使命之前,迦留陀夷便已成为比丘。但是在世尊成道之后的第一个冬天即将结束时,他以如下的偈颂表明自己来此所肩负的使命,以此劝说佛陀动身前行。

唱诵者:

树花盛开如炽燃,舍去叶幕求果实,

如红烈焰猛燃烧,大雄动身今适时。

树花盛开心喜悦,香气飘溢普四方,

为求果实让叶落,大雄上路今适时。

冷暖相宜好时节,世尊旅行今适时,

让释迦族、拘利族,见世尊面向西行,

越渡过卢奚多河。

耕作时满怀希望,撒籽时满怀希望;

商贾出航怀希望,为积财富渡重洋。

祈我满怀之希望,所愿必定得实现。

人们再再来播种;天王再再降甘雨;

农夫再再耕田地;国王再再收谷物;

乞士再再巡回乞;施主再再行布施;

再再奉上其供养,彼等再再生天界。

不论出身何种姓,雄者拥有真智者,

上溯七代使尊贵,世尊伟大胜诸天,

我想能成伟大业,依此汝名真牟尼。

难陀于新婚日出家

优婆离:世尊在王舍城随意地住上一段时间后,就动身前往迦毗罗卫城。次第游行,最后终于到达迦毗罗卫城,住于尼拘律树园。世尊于清晨著下衣,持钵与大衣,至释迦族净饭王的住所,坐于备好之座上。

叙述者:这次归返祖国,在三藏中的记载简略到了不连贯的地步。所以在进入三藏典籍之前,先从注释书中撷取一些细节,使情况更清楚一些。

注释者:当佛陀到达迦毗罗卫城后,释迦族的人摆出惯为人知的骄傲,不愿对他行礼致敬。佛陀于是施展双神变,四肢同时喷出水与火。之后,佛陀为众人讲了尾施缚多罗的本生故事。在他父王宫殿中的一个正式宴会之后,他又讲到护法的本生故事。国王在听法之后,证得第三果(国王四年后去世时,已是个阿罗汉。)此时,摩诃波波提王后──难陀王子的母亲、佛陀的姨母,也证得初果。那一天恰好也逢上摩诃波波提的独子──难陀王子的结婚庆典,当佛陀起身,把钵递给难陀之后离去时,难陀王子不知如何是好,便持钵追随在后。在离开时,他的未婚妻叫住他:“王子!快快回来吧!”当他们到达佛陀的住处后,佛陀问他是否要出家,出于对佛陀的敬畏而好乐,难陀同意了。第七天,佛陀又一次到他父王的宫殿用餐。

净饭王的请求

叙述者:以下是三藏经典对这一事件的叙述。

优婆离:罗睺罗王子的母亲对他说:“罗睺罗!这是你的父亲,去向他索求你世袭的财产。”罗睺罗王子于是去站在世尊面前,说道:“沙门!你的身影使我感到愉快。”

世尊从座位上起身离去,罗睺罗王子跟随在后,说道:“沙门!给我世袭的财产;沙门!给我世袭的财产。”

世尊于是对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弗,度他出家吧!”

“世尊!我如何度罗睺罗王子出家呢?”世尊于是依此因缘说法,对诸比丘说:“我允许以此三皈依使之出家,但应按此步骤进行。首先剃除须发;然后著袈裟,令偏袒一肩,再向比丘顶礼。长跪合掌,而说:‘我皈依佛,我皈依法,我皈依僧。如是二说……如是三说……’”

舍利弗便为罗睺罗王子剃度。此时,释迦族净饭王前来见世尊,敬礼后,坐于一旁,说道:“我恳求世尊施恩。”

“乔达摩!诸如来已给予所愿了。”

“世尊!这是可允许的,也无过失。”

“既然如此,那么就请说吧,乔达摩!”

“世尊!当你出家时,我心中有极大的痛苦。之后,难陀出家,现在罗睺罗也出家,这痛苦真令人难以承受。世尊!父母对子女的爱犹如割皮,割皮而切肤,切肤而割肉,割肉而断筋,断筋而入骨,入骨而彻入骨髓,并驻留在那里。世尊!今后比丘剃度弟子时,应先征得其父母的同意才好。”

世尊说法,以教示、劝导、激励、鼓舞释迦族净饭王。然后,净饭王从座而起,敬礼之后,右绕而去。

世尊依此因缘说法,对诸比丘说:“诸比丘!没有征得其父母的同意,不可剃度儿童出家。若比丘如此做,便是犯恶作。”

译注:

①双神变就是佛陀展现从上身出水、下身出火的神通,以慑服外道。

②尾施缚多罗即佛陀的前生,他是个爱好布施的王子,由于将名贵的御象赠送给求乞者而遭放逐,与妻儿流亡于山林。后来,释提桓因为了要圆满其布施的修持,乔装成婆罗门向其妻儿乞讨,在得到后旋归还,并满其所求。最后,尾施缚多罗再为其父母及人民所接受。在那一生,净饭王亦为其父。

③佛陀回国见到净饭王时,净饭王告知魔王曾通报他,其子因修行疲极而身亡,净饭王回应说其子绝不会在未成道前死亡。佛陀告诉净饭王,他对其子的信心,在过去世即是如此。久远以前,他们也是父子,当时亦有人谎称其子死亡,并以遗骸示之;父亲坚信以他们历代持戒清净,其子绝不可能夭折。

④摩诃波波提与佛陀之母摩耶夫人都是净饭王的妃子。释尊出生七日,其母摩耶夫人即去世,由姨母摩诃波波提代为养育。

⑤罗罗王子的母亲即佛陀出家前的妻子耶输陀罗。此事发生时罗罗年方六岁,他受母亲之意索取的是王位继承权。佛陀并未给他世上必归消灭的财产,而是把证悟之法传授给他。

⑥恶作:音译为“突吉罗”,指与身、口有关的微细恶行,是戒律中最轻等级的违犯。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