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伽娑摩罗遇见强盗
叙述者:根据传说,世尊的堂弟阿难与其他人出家的事发生在佛陀这次返国探访之行。以下两件事虽未显出确切时间,但可能发生在佛陀离开迦毗罗卫城,而仍停留在憍萨罗国北部一带时。
阿难: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与侍者那伽娑摩罗尊者在憍萨罗国一带游行时,见到一条岔路。他对世尊说:“世尊!那边走,让我们朝那条路走。”
他讲完后,世尊回答:“那伽娑摩罗!这边走,让我们朝这条路走。”
那伽娑摩罗第二次、第三次讲相同的话,都得到相同的回答,于是他把世尊的衣钵放在地上,只身离去。他沿着那条路走下去时,强盗出现了。他们对他拳打脚踢,砸碎他的钵,撕碎他的袈裟。后来,他拿着碎钵与破衣去见世尊,并将发生的事禀告世尊。了知其中的意义,世尊不禁发出如下的感叹:
智者与愚人,共行并共住,
饮乳之鹤知弃沼泽之水:①
有智之人能避险恶之道。
思惟行如法之治
有一次,世尊住在憍萨罗国,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森林小屋。此时世尊独处静默,心中思惟:“统治是否能依不杀、不教人杀、不抄家与查封、不悲伤、不施加悲伤?换言之,是否能行如法之治呢?”此时,恶魔觉知世尊的心念,他往见佛,说道:“让世尊、善逝统治,而依不杀、不教人杀、不抄家与查封、不悲伤、不施加悲伤。换言之,即是行如法之治。”
“恶魔!你对我如此说的目的何在?”
“世尊!世尊修习四如意足,多修习,以它为车乘,以它为立足处,常行、惯行,并妥善地运用。因此,若世尊决心如此祈愿:‘让众山之王喜马拉雅山变成金山’,它就可以变成金山。”
即使此山点成金,双倍难满贪者心,
心明此理身行正,人若观察苦与集,
岂肯耽溺于五欲?一旦了知轮回因,
因缘系彼于世间,一心专修除因法。
此时,恶魔知道:“世尊已识破我!善逝已识破我!”伤心与失望的他,便立即消失了。
阿那律与诸王子出家
优婆离:那时,世尊住在阿奴夷国末罗族的村落阿奴夷。那时已有许多闻名的释迦族王子在世尊座下出家。那时释迦族有两兄弟──摩诃男与阿那律②,其中阿那律娇生惯养。他有三个宫殿:一个供冬季使用,一个供夏季,另一个则供雨季之用。在雨季的宫殿里,有清一色的女性为他歌舞作乐。在这四个月里,他从来不下楼到别的殿去。
有一天,摩诃男忽然想到:“现在已有这么多闻名的释迦王子在世尊座下出家。但我们家族中却无人出家,我或阿那律何不出家呢?”
他于是去找阿那律并说出自己的想法。阿那律说:“但我一直娇生惯养,不可能出家而过无家的生活,还是你去出家吧!”
“好的,阿那律!那么让我来指导你在家的生活。首先,要耕耘土地,然后要播种、灌溉,接着要排水出田、除草,再来要收割谷物、集中谷物、堆积谷物,然后要打谷、去秆、碾谷、筛谷,最后要入仓。这些工作明年要重复一次,后年也是如此,永无结束,也永无止尽。”
“如此说来,工作何时才能结束?我们何时才能悠闲地享受五欲之乐,这些上天赋予、赏赐给我们的快乐呢?”
“亲爱的阿那律!这些工作永无结束,永无止尽。我们的父亲乃至祖父直至过世时,也尚未完成他们的工作。所以,现在是你学习过这种在家日子的时候了,我就要出家而过无家的生活。”
译注:
①饮乳之鹤:根据《说一切有部律》,鹤的嘴里分泌酸,酸与乳和合后,
乳便凝结,凝结后便与水分离,所以鹤可饮乳而弃水。
②摩诃男与阿那律是净饭王之弟甘露饭王的儿子,是佛陀的堂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