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孤独长者献祇树林
世尊次第游行至舍卫城,住在祇树给孤独园。给孤独长者前来见佛后,邀请世尊第二天至他家应供,世尊默然同意。当世尊食毕,放下钵后,给孤独长者坐于一旁,问道:“世尊,关于祇树林我当如何做呢?”
“居士!你可将之献给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四方僧。”
“是的,世尊!”他答道,并照做了。然后,世尊以偈颂对他说:
防暑又防寒,恶兽拒于外,
蛇蚊等不侵,遮蔽冷风雨。
毒日与剧风,此处供庇护,
身稳心得安,能修定与慧。
施精舍与僧,佛赞为最上,
故期有智者,观福何所来,
建立净居处,安住多闻者。
供养以饮食,衣服与卧具,
置其净信心,于正直之人。
行道者说法,为令得离苦,
觉法便证得,涅槃及离垢。
然后,世尊在祝愿之后,起座而去。
末利王后以法开导波斯匿王
叙述者:在迁往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之前,佛陀居住在摩揭陀国,该国的首府是王舍城。当时,摩揭陀国是中印度两大强国之一。它位于恒河以南,北边以恒河为界。那时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已皈依三宝,作佛陀的弟子。频婆娑罗王的内弟波斯匿王是另一个强国憍萨罗国的国王,其彊土从恒河的北岸一直延伸到喜马拉雅山山麓,但直到此时看来,波斯匿王还未与佛陀有缘相遇。
阿难: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舍卫城。城中有位居民不幸失去珍爱的独子。这位父亲去见世尊,世尊对他说:“长者,你的心似乎已从诸根处走脱,诸根都在不正常的状态。”
“我的诸根怎么可能会在正常状态呢?世尊!我珍爱的独子死掉了。自从他死了之后,我再也无心于工作或饮食。我不断地到墓园哭喊:‘我唯一的孩子,你在哪里?我唯一的孩子,你在哪里?’
“事情诚然如此,长者!诚然如此。亲爱的人让人感到喜爱,也会带来愁、悲、苦、忧与恼。”
“世尊!谁会相信你的想法呢?让人喜爱的人带来的是快乐与喜悦。”
他不同意、不接受世尊的话,起身便离去了。那时,有一群赌徒正在离世尊不远处赌博,长者便到那里,向他们复述与世尊的对话。他们一致认为:“事情诚然如此,长者!诚然如此。让人喜爱的人带来的是快乐与喜悦。”
然后,长者想:“我赞同赌徒们的看法。”他起身继续上路。
这故事最后传到了王宫,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对王后说:“末利!沙门乔达摩怎么会说‘让人喜爱的人,会带来愁、悲、苦、忧与恼’呢?”
“大王!这句话若出于世尊之口,那么必然是如此的。”“不论沙门乔达摩说什么,这位末利都要鼓掌赞同:‘这句话若出于世尊之口,那么必然是如此的。’所以,她犹如一个不论老师讲什么都会赞叹的学生,总是说:‘诚然如此,老师!诚然如此。’下去吧,末利,你去吧!”
末利王后就召见那利鸯伽婆罗门:“到世尊处,以我之名敬礼世尊。然后请问他:‘世尊!让人喜爱的人会带来愁、悲、苦、忧与恼,此话是否出自世尊之口。’牢记他的回答,再告诉我,因为诸如来不说妄语。”
他依照嘱咐去做,世尊说:“诚然如此,婆罗门!诚然如此。让人喜爱的人带来愁、悲、苦、忧与恼,何以见得?可由此事而了解:在这座舍卫城中曾有一位女子因母亲去世而伤心过度,心神错乱,发狂在于街道上四处徘徊,从一个街口到另一个街口,不停地问道:‘你见到我母亲了吗?你见到我母亲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