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亲近释迦牟尼佛 (34)
  ——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

斯里兰卡 髻智比丘著 释见谛 牟志京 汉译

注释者:佛陀此时又讲了很多类似的故事,然后在结尾时说:

阿难:“在这座舍卫城中,曾有位妇女结婚后住在丈夫家中,她的亲族却想把她与丈夫分开,好把她嫁给另一个她不喜欢的人。她把此事告诉丈夫,他刺死她后又自杀,心想:‘死后我们就可在一起了。’从这一故事也可明白,让人喜爱的人如何带来愁、悲、苦、忧与恼。”

那利鸯伽回到王后处,告诉她世尊所说的话,王后就去见波斯匿王,问道:“大王!你意下如何?你是否爱王女婆夷利?”

“是的!我宠爱她。”

“大王!你意下如何?若王女婆夷利发生什么变易、变异,那是否会带给你愁、悲、苦、忧与恼?”

“若王女婆夷利发生任何变故,那我的生活也将发生变异,我怎么会不感到愁、悲、苦、忧与恼呢?”

“大王!正因如此,知者、见者、应供、等正觉者的世尊才说:‘让人喜爱的人带来愁、悲、苦、忧与恼。’”

注释者:王后又进一步以雨日盖王妃、毗琉璃太子、她自己,以及他的迦尸国和萨罗国为例,作了同样的对话,以强调所得的结论。最后,国王说:

阿难:“末利,这真是稀有啊!不可思议啊!世尊是依慧而洞察与观察。来!为我备好净水。”

波斯匿王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合掌面向世尊所在的方向,连续三遍发出如下的赞叹:“荣耀归于世尊、应供、等正觉者!”

波斯匿王皈依佛陀

叙述者:下面记录的是国王与佛陀的初次会面。

阿难: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城时,憍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前来拜访,彼此问候,寒暄毕,国王坐于一旁。坐定后,他便说:“沙门乔达摩是否宣示已证悟无上的等正觉?”

“大王!若有人宣示已证悟无上的等正觉的话,那么我便是那个有理由如此说的人。”

“但是,沙门乔达摩!有那么多的僧伽、婆罗门,每个又有各自的门派与团体,领导一群人,每群人中总有一位名声响亮并被公认为圣哲的人──我指的是如富兰那迦叶、末伽梨瞿舍利、尼乾陀若提子、珊阇耶吠罗底子、迦求陀迦旃延与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我问他们是否已证悟无上的等正觉,他们都未如此宣示。现在是怎么回事呢?沙门乔达摩难道不是既年轻,又出家不久吗?”

“大王!有四种东西人们不可以认为其年轻之故而轻视它们,哪四种?刹帝利、蛇、火与比丘。”

如此说后,世尊又接着说:

人不可轻视蔑视,名门出身刹帝利,

只因彼为青年人。彼刹帝利之青年,

或为怀恨之暴君,以王罚施轻视者。

是故令彼免王罚,保全自己之身命。

人不可轻视蔑视,村落、森林之小蛇,

只因见彼尚幼小。速行之蛇多伪装,

无时不攻击咬啮,不慎靠近之男女。

是故令彼免蛇啮,保全自己之身命。

人不可轻视蔑视,炽火所现微弱烟,

一旦其获得柴薪,火即壮大并扩延,

无时不攻击烧灼,不慎靠近之男女。

是故令彼免火害,保全自己之身命。

野火虽烧林成炭,经数昼夜新芽生,

持戒比丘戒火烧,无子孙可得其财,

如截断多罗树头,如是无子也无嗣。

是故智者明己利,正确看待小蛇、细火、

刹帝利与持戒比丘。

语毕,波斯匿王对世尊说:“世尊,真是殊胜啊!……请世尊接受我为尽形寿追随世尊的弟子。”

译注:

①变异:这句话指的是生严重的疾病或死亡。

②波斯匿王即位时欲娶释迦种姓之女,摩诃男畏其威势,佯将婢女雨日盖作王女而嫁给他。波斯匿王不明真相,立之为第一夫人,后生一子名为毗琉璃。

③即六师外道,是佛世时中印度势力较大的六位外道之师。

④多罗树属棕榈科乔木,学名扇棕榈,盛产于印度、缅甸,锡兰等地,此树之树叶呈扇状,叶面平滑坚实,其嫩叶是刻写贝叶经最好的材料。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